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历史 > 穿越成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 第六百九十二章:徐璠的灵感

第六百九十二章:徐璠的灵感(第2页/共2页)

当徐璠发现这帮西方洋道士可以变钱,并第一次试验成功时,于是乎一口气来了个大的。威逼着府里叫得上名的管事大家一起凑了一凑。

只是这让一心想在学问上有所建树从而在政坛也独树一帜的周检校差点没当场喷出一口老血出来。

正常人都能相当,这玩意不可能持久吧。否则那泰西之人不成了开善堂的了。

没奈何,毕竟是人学生。有事,弟子服其劳是儒学的基操了。这要是闹翻了,那自己还扛什么儒学大旗啊。

周检校捏着鼻子认了后,才赶紧把自己刚刚如何叱咤学会现场的事迹给讲了一番。

“好啊,你说得妙,说得妙”徐璠几乎是一听完立刻就赞叹起来。

新学的东西,徐阶私下找人买了整整一书架了。要求徐璠多看看以做备询。

只是徐璠一看书就头疼,特别是心学讲的东西都是又深又难,还没个老师。真的是除了故事会,其余每本书除了开头三章的纯理论,往后一到公式、模型就抓瞎。

徐璠完全不明白为什么新学不愿意用人话,用语言一个字一个字把理论说清楚,非要用那些鬼画符的算术。这不是纯恶心人还降低了新学的传播效率吗?

连那新出的逻辑学也有算术符号,气得徐璠恨不得当场捏爆高翰文的脑袋。

经过周锦祥的讲解,徐璠猛吸一口手里的烟枪,沉默了一刻钟才突然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新学的核心是差异化。所以主体的人要互动,要有反馈,要能够认识、发现、掌握、创立博弈机制,甚至借用当前的各种制度套利。

按照新学的逻辑框架下去,人与人就不同了。差异越来越大,共性越来越少。这样下去岂不是国将不国了。新学必然会消解朝廷的价值。这不仅对大明不利,对任何一个朝廷都不利。甚至历史朝廷的存在意义都一起给消解了。说是历史朝廷虚无论一点也不为过。

想到了这一点,徐璠立刻是手舞足蹈起来。

只把一旁坐着的周检校看得目瞪口呆。这样张牙舞爪的老师,还能代表好儒学吗?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33.net

如果你也喜欢网购,可先免费领取:淘宝优惠券京东优惠券拼多多优惠券网购才省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