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历史 > 怒海覆清1852 > 第四六六章 寻找信心

第四六六章 寻找信心(第2页/共2页)

李德仲赶紧拍着胸脯说道:“元首啊,您就放心吧,我们炮台守备队的训练一刻都没有停歇。这不您给咱们弄了新家伙嘛,我正带着人捣鼓呢。”

“走吧,我就是来看看你们的新家伙的,前面带路。”

华族的铸炮技术在董良的指导下突飞猛进。

以现在的钢材性能自然是做不出后世那种带着膛线的后膛钢炮。

但是董良想到了从铸造工艺上下手。

克虏伯最早也是从铸造火炮的工艺着手改进火炮的。

在一次参观缴获的英国战舰的时候。

董良突然想起了一种酒瓶状的火炮。

这种炮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非常出名。

至今在很多的炮台景点还有这种火炮的原型。

因为这种炮又大又重,大部分都是作为要塞炮使用。

所以有很多保留了下来,而那些轻便的野战炮则大多数都被回炉,从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这种我们经常看到的要塞炮就是罗德曼火炮或者是达尔格伦火炮。

它的原理其实非常简单,重点在于铸造工艺而不是外形,罗德曼和达尔格伦都是十九世纪时期美国炮兵军官。

两种炮设计原理一样,达尔格伦的理念是设计大炮时根据实际膛压来分布炮身部位的厚度,罗德曼的改进在铸造工艺上,一句话说明白,铸件从内部冷却,会让金属晶体结构更加均匀而且没有内应力,发射一千次都不会炸膛。

炸膛一直是困扰着火炮铸造的重要的问题。

一门巨大的火炮,光是安装就花费巨大,要是打了几次就没用了,那它还如何防御敌人。

岸防炮要想命中敌人并不容易,而舰队对要塞的进攻通常需要几天时间。

这段时间内炮台上的火炮要不断地发射,不可能中途去更换火炮的。

董良一直想铸造一种耐用的岸防炮,射程足够远、威力足够大,还要耐用。

海军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华族都需要通过岸防炮来对付洋人的舰队。

上次厦门岛的要塞防御战,华族上下都进行了总结。

军方一致认为,当前的岸防炮威力不足。

这些炮都是董良模仿美国人的舰炮铸造的。

除了使用了华族自己炼制的钢材之外,工艺上并没有什么改进。

这些十英寸,也就是250毫米口径的舰炮对付英国人的战列舰,威力上稍显不足。

不过按照罗德曼火炮的原理,岸防炮可以铸造的非常大。

董良眼前看到的这个屁股硕大无比的火炮就是一门350毫米,约等于15英寸的巨炮。

这门炮的重量达到了五十吨重,炮弹有五百斤重。

五十吨的钢铁就用来铸造一门火炮,要是在以前,人们想都不敢想。

“元首,我们实验过,这家伙射出的炮弹可以击穿50厘米厚的橡木以及十厘米的熟铁板。英国人的战舰要是再过来,俺李德仲一定让他们有来无回。”

这样的350毫米巨炮,放在后世不算什么,但是此时已经算是巨无霸了。

很难想象,那些工人是怎么将它安装在炮台之上的。

“李德仲啊,你们要将炮给用好了,它的名字就叫马尾级岸防炮,可不要丢了这个名头。”

董良上前去仔细查看,这门巨炮安装在带有转盘的加固钢铁炮架上。

可以手动操作,也可以通过蒸汽机驱动。

开炮完毕后,要将火炮的方向旋转回来填装。

因为这种炮依然还是一种前膛炮。

当然了,也可以将其做成后膛炮,但是那样的话,使用的寿命就会被缩短。

作为巨型岸防炮,使用寿命显然更重要。

董良在军舰上安装的就是后膛版本的。因为舰队对决讲究的是火力的快速输出。

“元首,要不要来上一发?”

李德仲有些谄媚地在董良的耳边问道。

“好,那就来一发。”

这种新炮定型之后,他还没有看过实弹射击。

现在这种巨炮就在马尾装备了五门。

当然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巨炮装备给各地的岸防炮台。

李德仲赶紧下令手下准备。

有人去安置靶标,有人调整大炮。

炮位边上的锅炉一直烧着,接通蒸汽之后,蒸汽机开始运转。

巨大的钢铁炮架开始旋转起来,摩擦的吱嘎声,如同巨兽喉咙中发出的瘆人轰鸣声。

董良一行人被赶到了五十米之外。

他能够看到炮兵们将合抱粗,用丝绸包裹的发射药柱用特制的铁车推到炮口,然后六名士兵合力用冲棍将发射药填装进去。

接下来就是那巨大如同篮球一般的弹丸。

同样用铁车运送过来,放在微微上翘的炮口处,一碰就滚了进去。

“轰……”随着一声巨响。

董良只感到地动山摇,炮口的浓烟形成了一朵云,很快被江风吹走。

而那巨大的弹丸则划着弧线飞向木制的标靶。

远处上千米外,木石横飞,董良在望远镜中看得真切。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33.net

如果你也喜欢网购,可先免费领取:淘宝优惠券京东优惠券拼多多优惠券网购才省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