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历史 > 怒海覆清1852 > 第四八三章 插翅难逃

第四八三章 插翅难逃(第2页/共2页)

考虑到外面寒风嗖嗖,董良的演讲持续的时间并不长,但是起到的效果非常好。

“元首,即使是正面突破,我们六支队也是有把握突进到桂林城下的。”单耀东对自己手下的士兵是有信心的,之所以还停在清军的防线之外,那是因为收着劲儿。

今天晚上受到元首的鼓舞,大家的士气正盛,他相信一鼓作气,他的手下一定能赢。

“防线是清军设置的,咱们去攻,那岂不是正中清军的下怀。打仗切记不要被敌人牵着鼻子走。换位思考一下,清军希望我们怎么做,那么我们就偏不这样做。惠甫,你觉得劳崇光这个人怎么样?”董良突然问道。

“元首,劳崇光这个人非常油滑,思虑周密,最擅长给自己安排后路,原来以为在梧州就能够将其抓住,没想到还是让他跑了,而且这家伙竟然早有准备,不仅仅在桂林布置了新的防线,还提前给广西各个土司封官许愿,交还改土归流后朝廷收回的权力,让那些土司跟咱们作对。”

赵烈文非常骄傲,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广西巡抚劳崇光绝对是一个难缠对手。

华族是肯定不会将土司的自治权还给他们的。那么现在这些土司就会站在朝廷的一边对付护卫军。

土司大都愚昧无知,他们可不知道护卫军的实力。

等他们在对抗中发现自己是螳臂当车的时候,护卫军的时间已经被他们给浪费了。

“是啊,这人擅长安排后路,后路没断,就有希望,他手下的清军就会坚持抵抗。”

赵烈文恍然大悟:“元首的意思是,咱们这次先攻打劳崇光的退路?”

“是啊,咱们打他的退路,让他的三道防线形同虚设。”

那么问题又来了,劳崇光的退路在哪里呢?

“劳崇光的退路就是在湖南,他是湖南人,这里的读书人大都是岳麓一系,相互抱团,他要是退到湖南,就连朝廷都不能随便动他。”董良道。

接着他指着墙上的地图道:“你们看这里位于咱们的东面,五岭山脉的都庞岭逶迤南来,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将广西东北部与湖南隔开,只在广西恭城县和湖南江永县之间留下一个孔道——龙虎关。”

赵烈文对山川地理极为熟悉,他连忙道:“元首是准备先拿下龙虎关,这里我知道,龙虎关得名于关南的龙头岭和关北的虎头岭,两岭南北对峙,形成龙争虎斗之势,其间仅有一条隘路连接恭城县和江永县。龙虎河从关下流过,天然一条护城河,此处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他对龙虎关的详细情况信手拈来,虽然没有去过,但是却比去过的人描述还要详细。

“龙虎关前的一副对联“小梧州荆峡镇住,大门户龙虎关立”,生动地道出了“龙虎关”桂北大门户的地位。”赵烈文继续说道。

龙虎关关口两侧高山林立,形成峡谷,早在西汉时曾有驻兵设防。明代副总兵曹志建领兵3万据守此关。南明时期,清军与大西农民军李定国部在这里发生战争。

龙虎关关南是广西恭城县龙头岭,萌渚岭的层层峰峦。关北是湖南江永县虎头岭,龙虎二岭南北对峙,形同龙争虎斗,山势雄伟。两边是一大片平坦的开阔地,便于行军布阵,因此龙虎关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千百年来,古关硝烟时起,烽火连绵。发源于江永县境内的桃水河穿关西流,几经曲折回环,泻入珠江。

桃水河流经龙虎关的2000多米河道,水流湍急,礁石嶙峋,漩涡密布,历史上不知撞翻了多少渔舟木排,加之两岸石峰突兀,岩交错,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惠甫,有此关的清军情报吗?”董良问道。

这么重要的地方,赵烈文怎么可能不派人去查看呢,他连忙说道:“有的,有的,此关现在交给了湖南的清军守卫,守军有两营人马,大概千余人,守将是湘军将领李续宾,此人南人北相,孔武有力,作战指挥娴熟,要想攻下龙虎关绝非易事。”

“但是要比攻下桂林容易不是?”董良笑道。

这是自然,桂林是早有准备,重兵防备。

龙虎关只是一座关城,而且护卫军一直围着桂林,他们怎么可能想到护卫军会舍近求远,攻打龙虎关呢?

龙虎关的守军即使有所防备,也没有桂林的守军强吧。

于是一个大作战计划,在指挥所中诞生,董良带来的护卫军教导队会作为一支奇兵直插龙虎关,采用特种战术拿下关城,然后沿着潇水北上零陵,占领永州,接着从永州进全州、兴安,进而彻底堵住清军向北的退路。

此时护卫军早就已经拿下桂林西边的柳州。

如此,桂林城中的清军就将处在四面包围之中,哪怕是劳崇光再狡猾,他们也插翅难逃。

【作者题外话】:放暑假了,带娃出去特种兵式旅行,走了五万步,刚回到宾馆,这才发现今天的二更没发,抱歉!抱歉!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33.net

如果你也喜欢网购,可先免费领取:淘宝优惠券京东优惠券拼多多优惠券网购才省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