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历史 > 怒海覆清1852 > 第七〇六章 平静的交锋

第七〇六章 平静的交锋(第2页/共2页)

从古至今,中原王朝都不乏联姻的案例,其中有成功的,有赔了夫人又折兵的。

汉族王朝皇帝很少会娶异族的女子,只会将公主给嫁出去。

他们的逻辑是,汉家的皇帝娶了异族女子,将来生了孩子做了皇帝,那么我的血统就乱了。

而将自己的公主送出去,则能够将那些蛮夷的血统向中原拉近。

因为在草原部族,首领很少会教导子女。

那些由和亲公主教导出来的子女必然会对中原感到亲近。

董良没有公主拿出去和亲,他也不会这么做。

但是他却可以娶外族的女子。这是他对中华文化的自信,也是华族的大民族战略决定的。

因为从此时开始,世界上的民族主义渐渐开始抬头。

北德意志就是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在未来的几十年时间形成了德意志帝国。

东方也不可避免受到这种思潮的影响,因此董良创立了华族,将东方各族整合成一个民族。

按照以前的概念,董良娶的是异族女子。但是从华族的角度来看,不管是尚云,还是诗琳娜都是华族。

当然了,诗琳娜是不是华族,今天还需要谈。

面谈的地点放在一间小厅。

小厅中提前点了上等的龙涎香,很多小乘教的装饰物,让这里看起来像是一座佛堂。

董良进入房间顿时感到神清气爽。南洋这里盛产香料,暹罗信佛,燃香的制作技术非常发达。

“参见元首。”拉玛四世本就跪坐在地上,这个时候顺势俯身行礼,暹罗人是不会起身然后再行礼,在上位者面前站起来也是不礼貌的行为。

“国主免礼。”董良面带微笑,卸下了刚才在大庭广众之下的威严。

郑明不会汉语,由国相苏莫在一旁翻译。

董良则由李俊良帮自己翻译。另外外交部的郑德也跟在后面,剩下的就是几名侍从室的官员,其中有两人是穿着便装的侍卫。这两位都是好手,可以以一当十的那种,精通格斗与枪械的使用,都是从特战队中层层选拔出来的。

董良坐到了上首的一个蒲团上。暹罗这里的人喜欢习席地而坐,这也是华族传统的做法。

“元首,您能够来暹罗,是我们暹罗人的荣幸。”

拉玛四世并没有说娶亲的事情,因为董良这次主要是访问,娶亲只是顺带而为。

如果说董良是专门来娶亲的,那么于理不合。

天朝上国的皇帝纳一位妃子,还没有必要亲自跑过去。

“暹罗国乃是华族南海藩屏,位置十分重要,这里是对抗西洋势力东侵的前线,本元首一直非常担心这里的安全。这次看到暹罗在国主的治理之下,政通人和、兵强马壮,本元首甚为欣慰。”

暹罗人以前似乎从来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但是现在听董良这么一说,还真是如此呢。

暹罗南边是英国人的海峡殖民地,而且英国人一直指使当地的土邦向北蚕食。

比如他们就策动暹罗最南部以马来人为主的北大年地区独立成为北大年苏丹国。

而暹罗畏惧大英帝国的武力根本就不敢派兵去收复。

这让暹罗南部地区生活的马来人蠢蠢欲动,都想着抱英国人的大腿。

他们大部分都是信奉伊斯兰教,与信奉佛教的暹罗人天生不对付,脱离出去的愿望非常强烈。

西边的丹老、克钦地区也在英国人的殖民控制之下。

暹罗人的压力确实非常大。

郑明没想到董良一开口就点中了暹罗的死穴。

他叹息一声说道:“我等小国被西夷欺负久已,现在有华族作为靠山,暹罗再也不用怕西洋人了,不过我们暹罗人向来热情好客。这些洋人只要在暹罗守法经营,本王也不会赶他们走。要是他们想要在暹罗行缅甸之事,我暹罗人也绝不会手软。”

董良表面上点头,心里却在骂郑明是个老狐狸。

他明显还是不想与西洋人脱勾。

暹罗很早就开始与西洋人接触,他们从洋人那里学来了很多东西,让暹罗在中南半岛强大起来,击败了缅甸人对他们的统治,还将自己的国土扩张。

所以暹罗人还没有准备采取一边倒的政策。

“英国人狼子野心,国主可以看看他们在世界各地所做的事情,你们不要给他们贸易的表象给迷惑了。”董良道。

他将该说的话都说了,要是暹罗继续这种骑墙政策,董良也不担心,因为他还有手段。

“是是,小王明白。”郑明点头,心中却在想,你华族对土地的贪婪也不比英国人弱啊。

“国主,我们华族与以往各朝不同,我们的成立是为了将东方族群的力量集合在一起,以对抗西洋势力的入侵。”

董良又开始讲述自己的东西对抗大战略,以及华族的大民族方针。

这是他在对外的时候惯常使用的手段。许多扶桑人就是因为董良的这种思想,投靠到华族来效力的。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33.net

如果你也喜欢网购,可先免费领取:淘宝优惠券京东优惠券拼多多优惠券网购才省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