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历史 > 怒海覆清1852 > 第七四一章 不识抬举

第七四一章 不识抬举(第2页/共2页)

杨秀清没有意识到这个政策的问题。

太平军基层官员的素质并不高,他们没有一套自己的官员培养和监督体系。

因此杨辅清给的命令下去之后就被执行成这个样子。

完了,这两人甚至都不知道这样的事情。

地方县衙要处理一名百姓非常容易。这就是司法制度不健全造成的。

华族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要求所有的死刑案件都要由华族大裁判院来审判。

大裁判院由七位大裁判员组成一个裁判庭,专门负责复核这些死刑案件。

所有的死刑犯都要重新再过堂,才能够拉去处决。

事实上,华族大部分罪犯都会被判处流放。

因为华族拥有南洋地区数万岛屿。

很多岛屿上的环境太过恶劣,就连最能吃苦耐劳的华族移民都不愿意过去。

所以只能让这些罪犯过去。他们到了岛上之后无法离开,只能自发地开发这位岛屿。

粮食有了之后,太平军没等天气变暖就兵分两路一路进攻甘肃。

陕西甘肃是连在一起的,杨秀清计划占领甘肃之后扩大自己后方的纵深。

攻打山西是因为杨秀清手中缺钱了。

他知道山西老财最有钱。

……

董良感觉北方的战局还在可控的范围之内。他暂时不准备北上。

此时他正按照计划视察船厂区。

这里真的已经成为一座工业城市。

短短的两年多时间。这个船厂区拥有了好几条纵横交错的宽阔柏油马路。

董良这次组织了一支一百多人的考察团过去,其中有一半是商界的代表。

他们从南城码头乘坐一艘巡逻船前往船厂。

这艘船比较特殊,因为它是柴油机驱动的。

好处就是船上没有大烟囱了。

烟囱在船尾对着江面,因此基本上看不到什么烟雾。

还有就是柴油机放在密封的底仓中,船上的声音也要小很多。

“张掌柜,你们南洋石化的规模还要扩大啊,以后我们对石油的需求可能会超过煤炭。”

董良站在船上的客舱中,当即就将南洋石化的大掌柜张洪亮给喊来了。

南洋石化是华族商部筹建的国属公司。

主要从事炼油行业。在广州和福州拥有两座炼油厂。

华族的炼油厂,没有后世那么大,但是已经算是五脏俱全。

这个南洋石化之所以起这个名子,那是因为目前华族主要的石油来原地在婆罗洲的北部。

华族商人在文莱苏丹国买下了几个浅层的油田。

文莱这里很早就出产石油。只不过那个时候石油作为武器使用。

用石油制造的猛火油罐子是土著海战的重要武器。

还有石油挥发之后留下来的沥青也是造船的重要原材料。

不过文莱人只会开发露天石油。

华族建立之后,董良知道要提前发展了石油冶炼。

但是找不到石油来源。华夏的露天石油都在西北,华族控制不到那里。

后来还是苏文灿告诉董良南洋产石油。

不过文莱人将露天石油当作自己国家的战略财产,不愿意出售。

于是华族只能在当地自己勘探。

但是没有合适的石油勘探人才。

还是一个商人想到了办法,这人就是南洋石油的大掌柜张洪亮。

张洪亮是四川自贡人,以前做过盐商。

当地的井盐就是在地上打井抽取卤水熬煮而成。

而且当地人煮盐已经不用柴火,他们打井已经打出了天然气。

这些盐商将地下的天然气引出来作为燃料煮盐。

最深的盐井已经有一干多米深。

董良后世的时候在杂志上看过介绍。

这技术拿过来直接就能开采石油啊。

于是董良让张洪亮去四川招人。

那个时候四川还在清军的控制之下。

不过商人有的是办法。只有肯花钱,带几个挖井师傅出来,还不容易啊。

就这样,华族的第一支石油钻探队由挖井师傅组成了。

他们到了文莱之后,要想挖出那些几十米深的浅层石油简直不要太容易。

张洪亮听到董良的话,顿时兴奋起来,公司扩大,意味着自己的权力也更大了。

“元首,扩产完全没有问题。我们勘察过了,文莱那边还有很多采油点。不过文莱苏丹现在看着我们采油眼红。不愿意卖地给咱们。”

这样的问题就不是他们商人能够解决的了。

董良摇了摇头,有些人就是见钱眼开,不识好歹。

整个婆罗洲现在除了兰芳就只剩下文莱苏丹国和苏禄苏丹国。

苏禄苏丹国一直都是亲华族的,国王愿意尊华族为宗主国。

文莱则是在华族攻打沙捞越的时候站在了华族一边。

最后第一舰队腾出手来之后,华族从文莱借道终于灭了沙捞越地区的布鲁克王国,占领了古晋和泗务。

因为文莱苏丹国的主动站队,董良没准备动对方。

可是这个文莱苏丹国国王却没有将华族放在眼中。

他还是以南洋一众苏丹国的霸主自居。

妄想联合南洋诸岛上的苏丹国。

还声称沙捞越地区是他们的,要求华族还给他们。

董良已经忍他们很久了。

“我知道了,到时候你听从安排,随时做好暂时撤离的准备。”.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33.net

如果你也喜欢网购,可先免费领取:淘宝优惠券京东优惠券拼多多优惠券网购才省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