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758 变化

758 变化(第2页/共2页)

在过去若干年的时间里,米高扬之所以不显山不露水的,并不是因为他得不到斯大林同志的信任,而是因为他为人就是低调,除了自己所负责的那份工作之外,他很少就任何问题公开表明态度,这也使得他在联盟核心领导层内存在感不强。

现在,面对日丹诺夫同志离世的背景局势,斯大林同志看样子是打算将米高扬同志,提到更高、更重要的位置上去了——随着日丹诺夫同志的病逝,政治局的诸多委员中,能够坚定支持斯大林同志的人又少了一个。

在当前的政治局委员中,像是马林科夫、贝利亚、赫鲁晓夫、沃兹涅先斯基、柯西金、布尔加宁他们这些人,都是得到不斯大林同志绝对信任的,在这种局势下,斯大林同志要想保证自己在任何时候,都能有效的控制住局势,不至于使得政治局场面失控,他就必须做出足够多的准备工作。

此前,什维尔尼克在靠边站了二十多年之后,却突然得到了进入政治局的机会,可不仅仅是因为他和日丹诺夫同志长得有点像那么简单的,而是因为他也是斯大林同志的铁杆支持者,他进入政治局,是为了保持政治局内局势平衡的,而对米高扬同志的提拔,很可能也是出于这样一种考量。

所以,排在米高扬同志之后,在抬棺者队伍中居于第四位的,便是小圆脸的什维尔尼克同志了。

最近几年里,斯大林同志一直在各种场合下提倡干部年轻化,可是在此次日丹诺夫同志的葬礼上,被安排出来的位置上,排在前面的全都是老人。这并不是斯大林同志搞两面派,说一套做一套,而是他本人也非常无奈,他毕竟还是要保障自己权力地位稳固的。

这一次,维克托没有混入抬棺者的队伍里,与谢尔巴科夫同志葬礼时的情况不同,此次葬礼的规格要高了太多,抬棺者的名单中,清一色都是政治局委员,他这么个还没有正式进入组织局的人,还没有资格加入抬棺的队列。

窗外的雨还在下个不停,只是不知道是不是错觉,隐约中听着,那雨势似乎是小了一些。

将手中的香烟掐灭在烟灰缸里,维克托从椅子上站起身,他一边右手握拳,捶打着酸涩的腰部,一边不紧不慢的走到窗户边上,隔着被雨水打花的玻璃窗,朝外面看过去。

白色小楼前停满了车,那个不大的停车场内,早就车满为患了,有些同志就只能把车停在甬路上。

日丹诺夫同志去世的这两天里,整个克里姆林宫都显得异常忙碌,不,应该说是整个莫斯科都显得异常忙碌。这不仅仅是因为有盛大的葬礼需要安排,还因为来自全世界各个国家的代表,正在向莫斯科汇聚,这其中,也包括了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的代表。

当然,在过去的这两天里,维克托也非常的忙碌,就像之前所预想的那样,他这两天根本就没有时间回家,作为治丧委员会的成员之一,他不仅要参与葬礼的安排工作,还要与来自东欧各国的政府代表、兄弟党代表们会面——在日丹诺夫同志去世之后,他已经全面接管了中央国际部以及“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的工作。

等到葬礼结束之后,维克托还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对“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的各项事务进行调整。

当初在日丹诺夫同志还活着的时候,尽管组建“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的构想是由维克托提出来的,但整个机构的建设,却都是按照日丹诺夫同志的想法来组构的,其中很多部分的工作,都不符合维克托的设想。现在,他终于当家做主了,自然要将他认为不合理的那一部分修改过来。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33.net

如果你也喜欢网购,可先免费领取:淘宝优惠券京东优惠券拼多多优惠券网购才省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