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784 调查任务

784 调查任务(第2页/共2页)

其实,在俄罗斯东进的历史上,中亚地区是有着七个汗国的,当时的俄罗斯利用两百多年的时间,将这七个汗国逐一纳入自己的版图。而到了苏联时期,生活在这片地区的各族人,依旧不断的发生叛乱,试图从苏联独立出去,建立自己的国家。在这个过程中,为了稳定当地的局势,平息持续不断的叛乱,联盟在原来七个汗国的领土上,成立了五个加盟共和国,也就是今天的中亚五国。

可惜的是,尽管五国都独立了,可因为边界划分的问题,他们彼此间又开始频频爆发冲突,尤其是在费尔干纳地区,三个国家的居民为了争夺水源,几乎每年都要爆发冲突,并且每年都要死人。

为了化解三国之间的矛盾,莫斯科从一九二四年开始,到一九二九年,再到一九三六年,对三国在费尔干纳地区的边境线,先后进行了三次勘测,并重新划定版图,可即便是这样,三方的矛盾冲突也从未平息过。

就在两周前,三个国家的居民再次因为水源的问题而爆发冲突,而在此次的冲突中,三国的边防军部队甚至都参与进去了,这也导致了冲突规模的扩大和人员伤亡的提高。

维克托之所以愿意选择这一项调查,倒不是因为这个调查基本只是走个形式,毕竟那里的冲突几乎每年都有,而相应的调查也几乎每年都做,那些根本性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三个加盟共和国之间的矛盾冲突,就不可能彻底结束。

维克托之所以愿意去那里,是因为这项调查与他所坚持的一项立场有关,即反对党员干部民族化的立场。没错,三国交界处之所以几乎每年都会爆发民众冲突,其根本原因,可以说就是出自于党员干部民族化的问题。要知道,过去若干年里,但凡是在该地区爆发的冲突,往往最初都是民众自发的,但其冲突的扩大,却基本都是由当地的党员干部们唆使的。

权力所奉行的就是那样一条规则:从谁的手中获取,就为谁提供服务,而党员干部民族化的一个既定事实,便是某地的党员干部,大都出自当地居民所属的民族,这些党员干部在任职之后,为了能够在当地站稳脚跟,必然会在各个方面向当地人妥协,有的时候,他们甚至会更加激进的表明自己的民族立场。

过分重视民族立场,而忽视了联盟和国家的利益,这就是党员干部民族化所带来的弊端,也是中亚三国交界处冲突频发的最直接原因。

不过,维克托也知道,尽管斯大林同志摆出一副让他自由选择的姿态,但实际上,他是根本没得选的,至少他想去中亚是不可能的,那一项调查只适合安排给老同志,比如说安德烈耶夫同志、伏罗希洛夫同志等等,而作为党内高层中最年轻的一个干部,他是肯定要背最重的那个担子的。

果然,斯大林同志并没有给维克托选择的机会,他紧接着便说道:“稍后,我会在政治局的会议上推荐你担任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一职,然后再安排你到列宁格勒去,由你负责调查那里的问题。”

在联盟内部,中央监察委员会名义上是一个级别很高的机构,该委员会的委员,是由中央委员会选举出来的,而要想获得该委员会委员的资格,其本身首先要是正式的中央委员,然后才能获得参选的机会。

维克托此前担任着主管国家安全工作的中央书记处书记一职,在他的领导下,不管是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还是内务人民委员部,都享有调查案件的权力,但问题是,这两个部门所享有的调查权,并不包括对布尔什维克党内问题的调查,能对党内问题展开调查的,只有中央监察委员会。

斯大林同志很看重列宁格勒所出现的问题,所以,他需要一个信得过的人去调查,于是,他选中了维克托。而在安排维克托前往列宁格勒之前,他却又给维克托安排了一个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的身份,让他以这个身份去调查列宁格勒的问题。

这件事细品一下,显然就不难看出斯大林同志在列宁格勒问题上的立场了。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33.net

如果你也喜欢网购,可先免费领取:淘宝优惠券京东优惠券拼多多优惠券网购才省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