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824 怎么选

824 怎么选(第2页/共2页)

而从现实的角度来讲,不管是列宁同志还是斯大林同志,亦或是将来的马林科夫,他们在理论方面的建树,都能通过一本本厚实的理论著作很直观的体现出来,而相比起他们来,莫洛托夫有什么?一本回忆录吗?

“当然,维克托,如果你认为你的理念与格奥尔基·马克西米连诺维奇的理念是高度重合的,至少在根本性上是贴合的,那么,你自然没有必要着急,”米利恰科夫没有理会维克托紧皱的眉头,他继续说道,“你可以多等上一段时间,至少等到格奥尔基·马克西米连诺维奇的理论完全成型之后,你再从他的理论中,提取出某些可以借用的东西,用来充实你的观点和立场。不过,总而言之,你总归还是需要拿出属于自己的东西的。”

这番话米利恰科夫就说的比较隐晦了,他的意思其实就是在提醒维克托,如果他愿意始终如一的充当马林科夫的追随者,那么什么政治理念的问题自然暂时不用考虑,毕竟作为“莫斯科机关派”的一员,他必须跟随马林科夫的脚步,亦步亦趋的往前走。如此一来,最好的结果,就是在将来的某一天,能够接了马林科夫的班,成为他的继任者。

同样的道理,作为马林科夫的继任者,维克托的政治理念至少在大的方向上,应该是与马林科夫一脉相承的,而考虑到马林科夫现在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所以,维克托自然就更不用着急了。

针对维克托当前所顾虑的问题,米利恰科夫并没有费力的给他做工作,更没有劝解他亦或是引导他,给他提出什么建议,这家伙只用两句话,便将他所需要告诉维克托的东西说清楚了——如果维克托的野心不是很强盛的话,那么他自然可以选择不去列宁格勒任职,那样的话,他自然可以获得马林科夫进一步的好感,在将来的某个时候,或许......重点是“或许”......他或许可以接了马林科夫的班,成为联盟继马林科夫之后的国家领导人。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尽管马林科夫在联盟的领导核心中,并不属于年轻的干部,但实际上,他的年纪也不算大,作为一九零二年出生的人,他今年也还不到五十岁呢,如果他有心效仿斯大林同志的话,那么他至少还能在联盟国家领导人的位置上干二十年。二十年后,即便维克托真的能够接了马林科夫的班,他也已经五十岁左右了,所谓年轻的优势,等于是被消耗一空了。

最关键的一点是,米利恰科夫在这里提到了一个政治主张的问题,他是在提醒维克托,如果他有那份野心,以联盟国家领导人为最终奋斗目标的话,那么他就必须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政治主张。如此一来,在选择政治站位的时候,他就必须考虑自己的政治主张是不是与马林科夫的政治主张相契合,如果两者相契合的话,那么他自然可以等下去,可若是两人的政治主张并不契合,那么,他对马林科夫的追随就没有太大意义了。

再有,米利恰科夫的立场,其实在他所说的第一番话中,便已经很清晰的表露出来了。他的说法是,“有没有属于自己的政治主张,与自身所属的政治派别的无关,”这话的意思就是说,即便维克托是属于“莫斯科机关派”的一员,他同样也可以有属于自己的政治主张,再结合后一句话,米利恰科夫的真实意思,其实是在告诉维克托,莫斯科机关派如今的确是团结在马林科夫周围的,政治派系内推崇的就是马林科夫的政治理念,所以,这个派别才会有另一个代号:“工业党”。

仔细研究一下马林科夫所领导的政治派别,在这里,“莫斯科机关派”这个名字,大体所表述出来的,是指这个政治派别的成员,主要是以联盟核心机关中的干部为主体成员的,它所对应的,是“列宁格勒派”、“乌克兰帮”这样的派系名称。

而“工业党”这个代称,则是来自于一九四一年马林科夫在联共布十八大上所做的那一份报告,那份报告题为《关于党组织在工业和运输方面的任务》,就是在这份报告中,马林科夫提出改进布尔什维克党对工业领导的若干原则,并获得了大批中央委员们的支持。也就是在十八大之后不久,马林科夫就被选举为政治局候补委员,由此,“工业党”这个名字才得以出现的。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33.net

如果你也喜欢网购,可先免费领取:淘宝优惠券京东优惠券拼多多优惠券网购才省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