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985 大俄罗斯

985 大俄罗斯(第2页/共2页)

在整个联盟内部,俄罗斯民族的人口数量是最多的,与其他的各个民族相比,俄罗斯的人口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因此,在维克托推动反对党员干部民族化的运动中,随着大量在本地任职的党员干部外调,一大批的俄罗斯族干部被迅速补充进去。以乌克兰为例,在卫国战争结束初期,乌克兰二十四个州、两个直辖市中,担任第一书记职务的党员干部中,有十八人是乌克兰族人,俄罗斯族人只有一个。而到了去年,这个比例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担任第一书记的俄罗斯族人超过了七个,而乌克兰族人同样也是只有七个。

类似马雷舍夫那样的干部,之所以对维克托抱有好感,估计也与这一点有着密切关联。

除了以拯救者自居的优越感之外,另外一种在俄罗斯人中日渐泛滥的情绪,则是对其他民族的歧视。很多俄罗斯人认为联盟所奉行的政策不公平,为了将整个联盟支撑起来,俄罗斯人做出了太大、太多的牺牲。在整个联盟内部,所有的加盟共和国中,俄罗斯的领土面积是最大的,自然资源也是最丰富的,人口还是最多的,经济发展也是最平稳,最迅速的。而相比起俄罗斯来,联盟内的某些加盟共和国却是穷的一无是处,若是没有来自俄罗斯的资源输入、资金扶持,他们可能连肚子都填不饱。

可即便是这样,这些一无是处的加盟共和国,依旧在敌视着无私奉献的罗斯人,他们似乎只想要来自俄罗斯的补贴和资助,却不想要来自俄罗斯的党员干部,否则的话,他们为什么要积极推行党员干部民族化这种政策?

总而言之,随着斯大林同志的病逝,若干年的今天,联盟内部的民族矛盾不仅未能得到很好地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反倒显得越来越严重了。

就像马雷科夫他们这一类的干部,斯大林同志还在世的时候,他们在联盟的政治版图中根本找不到存在感,当初那些吵吵着要将工厂企业留在乌拉尔山以东的党员干部们,基本上就处在一盘散沙的状态下,他们那时候的所思所想,充其量就是要发展好自己那一片地方的经济,至于更多的问题,他们恐怕还没有心思去考虑。

而现在呢?事情显然已经起了变化,这些人的眼睛已经不再单纯盯着经济层面上的问题了,他们开始拉帮结派,开始形成聚合力,开始在某些敏感的政治问题上有了属于他们自己的诉求。

此时召开的全联盟党代会,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机会,对“马雷舍夫们”来讲,同样也是如此,维克托的脑海里还在回荡着马雷舍夫所说的那些话:作为联盟的最高领导人,马林科夫太过软弱,他的优柔寡断与布尔什维克党领路人的身份很不协调,所以,他或许很适合负责部长会议方面的工作,但党务工作却不适合他。至于赫鲁晓夫,这家伙就是个假的俄罗斯人,他那张粗糙可笑的面皮下,隐藏着一副乌克兰的嘴脸,所以,他才会不遗余力的讨好那些乌克兰人,而他不讲原则,喜欢搞小动作的癖性,也与乌克兰人别无二致。为此,将他排除在布尔什维克党领路人名单之外,应该是所有布尔什维克党员都必须义无反顾去努力的目标。

马雷舍夫的意见是,在当前联盟的核心领导层内部,执政理念与执政追求完全符合一名布尔什维克党党员,附和联盟最高领导人基本素质需求的,就只有维克托一个人。不管是在民族问题上,还是在经济建设思路、对外政策观点等若若干方面,维克托的立场和观点,都与他们高度一致,或是至少相差不大,所以,在当前的复杂局势下,他们愿意支持维克托,团结在他的周围,与那些右倾机会主义者、民族主义阴谋分子作斗争。

不过,维克托毕竟也是老资格的官僚了,他当然不会因为被人吹捧了几句,便晕乎乎的忘乎所以,以为自己真是众望所归的那个真命天子了。实际上,“马雷舍夫们”之所以选择支持他,是因为这一群体本身是松散的,他们尚未从实际上结成一个具备凝聚力的政治同盟,要想走到这一步,他们还需要有一个具备足够影响力,且党内地位与资历都足够深厚的领导者,而就目前来说,他们所看中的,无疑就是维克托了。

是的,这不仅仅因为维克托的政治理念与他们相近,还因为如今的维克托不仅是中央主席团执行局委员,还是列宁格勒州委兼市委第一书记,且不管列宁格勒派的立场如何,至少,这个政治派别的核心同样也是属于俄罗斯的,其在民族情感上,本身就偏向于俄罗斯。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33.net

如果你也喜欢网购,可先免费领取:淘宝优惠券京东优惠券拼多多优惠券网购才省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