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1045 争论

1045 争论(第2页/共2页)

第三个理由,频繁的攻击赫鲁晓夫、布尔加宁,也是维克托打击两人政治威信的一种手段,他每一次对两人毫不掩饰的批评,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两人在党内的政治威望。就像在今天这样的场合下,当维克托直言不讳的批评布尔加宁时,那些看似在旁观的常委们,可不是真的无动于衷,他们的心里有一个算盘,总是在盘算着谁占了上风,谁又落下风。

在政治的世界中,没有人会同情弱者,那个占据下风的人,将会是第一个被抛弃的人,等到他的脚跟无法继续站稳的时候,今天看似在围观的这些人,都会毫不犹豫的涌上来,对他来一通毫不留情的落井下石。而维克托对赫鲁晓夫与布尔加宁的频繁攻击,就是为了将他们塑造为占居下风的那一方,同时,也向每一个旁观者表明,别看他很年轻,但却非常不好惹,如果谁敢于招惹他,那么对方就会成为下一个赫鲁晓夫,或是下一个布尔加宁。

将布尔加宁激动的情绪硬生生按下去,维克托装作在关注着书记员的记录,直到看见书记员重新抬起头,他才语气柔和的对面色涨红的布尔加宁说道:“好啦,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同志,请继续你刚才的发言,但在此之前,我还得提醒你,注意自己的情绪和言辞。”

布尔加宁没有继续开口,他面无表情的扭过脸,不再说话了。

“我赞同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同志的意见,”赫鲁晓夫接过话题,说道,“当前,东欧的局势很微妙,尤其是德国,柏林,我们之前进入西柏林的行动,已经触动了美国人敏感的神经,在当前局势下,华盛顿应该不会考虑直接以战争的形式来解决西柏林的问题,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们应该正在寻求以谈判方式解决危机的渠道。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发布新的命令,要求驻德军队进入战备状态,那么,很可能会给美国人造成一个假象,即我们已经做好与他们开战的准备,或者说,我们在试图用开战做威胁,迫使他们在西柏林的问题上,做出让步。”

“同志们,”摊摊手,赫鲁晓夫说道,“我们的意图很明确,同美国人开战并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个谈判的筹码,我们需要借助这次的危机,将美国人拉上谈判桌,并迫使他们在一系列问题上,对我们做出让步,这才是我们的初衷,难道不是吗?”

相比起布尔加宁的激动,赫鲁晓夫的这番讲话还是言之有物的,实际上,他的这番话也说出来在场绝大多数人的心声——在当前阶段,没人想和美国人真正打一场战争,毕竟核战争的后果太严重了,任何人都承担不起,一旦核按钮按下去,整个人类历史或许都将由此发生转变。在座的每一个人,都不敢背负这样的历史责任,这其中也包括了维克托。

当初,中央主席团之所以发布命令,以主动出击的方式夺取西柏林,其目的和出发点并不是夺取这个城市,而是为了以这个城市为筹码,同美国人谈判,莫斯科需要迫使美国人接受三大条件:永久性停止对苏联领土的敌对侦查;永久性撤销围绕苏联而构建起来的广播网络;为东欧各国加入联合国创造条件。只要美国人接受了这三个条件,并付诸实施,那么苏联红军可以撤出西柏林,回到此前的军事分界线之后。

在中央主席团的相关讨论中,主席团委员们一致认为,这件事无非会出现三种结果:第一,美国人接受联盟提出的条件,莫斯科达到目的,并要求红军部队撤离西柏林,双方回归事件爆发之前的军事分界线两侧;第二,美国人讨价还价,拒绝全盘接受联盟所提出的条件,那么,联盟可以做出一定的让步,在三个条件中,只要美方最后能够接受第三条要求,联盟就可以归还西柏林;第三,美国人不接受谈判,联盟最终永久性的占领西柏林,并将其纳入民主德国的领土。

没错,同美国直接爆发大规模战争,从头到尾就不是中央主席团的目标,它也从未出现在中央主席团的预估中,所以,赫鲁晓夫所阐述的观点,其实也是符合主席团执行局大部分常委立场的。

作为强硬派,维克托当然能够认清形势,他也知道开战并不符合联盟的利益,当然,从根本上说,即便是他本人,同样也不支持与美国人直接开战。没人喜欢战争,这一定律同样适用于美国人,因此,维克托与赫鲁晓夫、布尔加宁之间的分歧,其实不在于是否要开战,而是在于面对开战的危险,美国人会不会主动做出让步。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33.net

如果你也喜欢网购,可先免费领取:淘宝优惠券京东优惠券拼多多优惠券网购才省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