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1066 不好谈

1066 不好谈(第2页/共2页)

为了贯彻他的这个构想,朱可夫还专门弄了一份报告,提交给了身为国防部长的布尔加宁,希望他能呈交给中央主席团。结果,这份报告在布尔加宁那里会遭遇什么样的命运,根本就没必要多做讨论了,总之,为了这件事,国防部的部长与第一副部长又发生了争执,后者甚至扬言要到中央委员会的全会上去抗议,因为前者阻塞言路,不给革命同志说话、提建议的机会。

好吧,国防部部长与第一副部长之间的争端,其实凸显出来的是一个事实——赫鲁晓夫也好,布尔加宁也罢,他们根本驾驭不了朱可夫这号人,别说他们两个人了,当初斯大林同志不是一样驾驭不了他?天知道赫鲁晓夫与布尔加宁是从哪里得来的自信,竟然认为朱可夫会听他们的。

不管大家在政治上存在何种分歧,大家毕竟是党内的同志,肆无忌惮的嘲笑同志,看同志的笑话,显然是不道德的,因此,维克托与马林科夫也没在朱可夫的问题上纠缠太久,两人很快便将话题转移到了后者的北平之行上。

谈到北平之行的问题,之前中央主席团所讨论的对华援助的话题,自然就是避不过去的。马林科夫同志从沙发上站起身,走到他的办公桌前,拿过一份文件交给维克托,说道:“这是主席团在经过研究之后,得出的最终决议,我们的同志认为苏中关系非常关键,尤其是在我们准备调头东顾的时候,莫斯科与北平稳定而友好的关系,有利于我们迅速打开东进的局面。”

“另外,达希·丹巴同志昨天给我打了电话,”语气顿了顿,他又转口说道,“他代表蒙古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向我们提出,蒙古人民革命党与蒙古人民,坚决支持莫斯科的东进政策,他们认为这将是联盟革命历史上一座划时代的丰碑......”

马林科夫同志转述了一番达希·丹巴的外交辞令,总的来说,这些套话都很好听,但主旨却只有一个,那就是蒙古举双手双脚赞同联盟的东进政策,同时,他们希望联盟能够将蒙古也纳入东进政策的建设范畴,而在军事领域,万余名蒙古人民军战士,将在联盟的南方形成一道牢固的城墙,阻挡住任何可能来自于南方的威胁。

嗯,没错,如今整个蒙古只有正规军一万多人,即便是这一万多人的部队,每年也耗去了蒙古全国总财政预算的百分之三,换句话说,更多的部队他们已经养不起了。同样也是因为如此,蒙古也是联盟东进政策的坚定支持者,乌兰巴托认为,联盟一旦加强对其东部地区的开发力度,蒙古自然也能从中得到实惠。

维克托根本不关心蒙古的问题,他此时真正关心的,是手上这份文件。

这份文件就是中央主席团在支援中国建设方面所做出的最终决议,一如维克托此前所猜测的那样,北平方面所提出的两百个援建项目列表中,有将近一半被砍掉了,经过中央主席团的研究,最终联盟能够接受的援建项目,只有一百一十四个可以考虑,而在这些项目中,绝大部分都是轻工业或是基础工业项目、热电厂项目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校和基础的研究设施项目。

而在文件最后的备注部分,还有十二个项目被单独罗列了出来,维克托仔细看了看,发现其中包括了一个重型机械厂、一个石油机械厂、一个汽轮机厂、一个硬质合金厂、四个钢铁厂等等等等,这十二个项目,才是真正的重型工业项目。

按照备注部分的要求,马林科夫同志可以拿这些规划外的项目同北平方面洽谈长波电台的问题,那意思就是,中方若是接受了长波电台的架设条件,那么这十二个项目就可以提供援建,反之,这些项目就没有了。

“你这次北平之行的任务很重啊,”将文件从头到尾的看了一遍,维克托将它递还给马林科夫,不无感慨的说了一句。

他之所以说任务重,倒不是指马林科夫需要谈的项目多,而是这场谈判很难谈成,至少是很难让谈判的双方都感觉满意。

很明显的一点是,中方对他们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非常看重,这也是中国友党自执政以来所搞出的第一个大型建设计划,国内国外不知有多少眼睛都看着呢,因此,北平方面野心大、期待高也是正常的。而莫斯科最终拿出来的这份援建清单,显然是不能让北平感觉满意的。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33.net

如果你也喜欢网购,可先免费领取:淘宝优惠券京东优惠券拼多多优惠券网购才省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