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1071 大时代

1071 大时代(第2页/共2页)

但同样也是这一番表态,其实也从侧面向莫斯科发出了一个信号,那就是尽管华盛顿在频频的拉拢北平,但不管将来中美关系如何变更,在中国的领士上,也不会出现任何一个属于美国人的军事基地或是军事前哨,当然,旨在监测和侦查苏联的大功率雷达、电台,也不会在中国的领士上出现。

这种表态,其实就是在向全世界表明,北平不会在苏联和美国之间选边站,中国将会成为远东版的挪威和芬兰,他们将在美苏的对抗中选择中立立场。

如果放在过去,北平方面的这种表态,显然是不可能令莫斯科感觉满意的,因为在联盟的核心领导层中,有些人对中国的看法,与对东欧各国的看法没有太大区别,他们都应该成为联盟的卫星国成员,以莫斯科马首是瞻。

但在经过了之前的一系列交手之后,面对着联盟的东进趋势,面对着美国人的步步紧逼,尤其是面对着北平方面的“忤逆”,莫斯科核心领导层的态度也在缓慢的发生着变化。

就以莫洛托夫同志的观点为例,他认为北平的立场正在迅速的“南斯拉夫化”,这其中既有来自于美国橄榄枝的诱惑,也有北平方面审时度势的因素。北平方面看清了联盟东进的总体战略,也看清了中国在这一战略中所扮演的角色,因此,他们才有了进一步讨价还价的底气。

当年,苏南关系的破裂,已经在地缘政治方面给联盟带来了巨大的麻烦,说真的,若不是联盟开始调头东顾,转而开始谋求在太平洋地区与美国人扳手腕,那么,南斯拉夫这根刺,还将继续在联盟的嗓子里扎着,这是联盟在地缘政治上的一大失败。

如今,随着联盟东进,北平方面显然是从南斯拉夫那里学到了某种经验,他们的“南斯拉夫化”可以说既有内因,也有外因,但其主要作用的,始终都是内因。

考虑到现实的情况,莫洛托夫认为,联盟应该向美国人学习,就像当初华盛顿对待贝尔格莱德的态度那样,莫斯科不需要北平完全站在自己这一边,莫斯科的底线应该是确保北平不会站到华盛顿那边去,只要能够守住这个底线,那么中国辽阔的幅员,便依旧是联盟南线开阔的战略纵深。毕竟美国人没办法直接跳过中国的领士,向联盟发动大规模的攻势。

至于说联盟与美国人在西太地区的角逐,莫斯科可以充分利用好越南和勘察加,只要这个钳形的布局能够运作好,那么联盟就等于是将中国拥入了怀里,到了那个时候,北平的立场自然会发生转变的。

莫洛托夫的建议,得到了维克托与马林科夫的支持,也得到了伏罗希洛夫等老同志的赞同,不过话说回来,进一步拉拢北平的路线,仍旧需要执行下去,因此,对华援助的问题,也依旧需要重新讨论。

总而言之,随着联盟东进政策的确定,整个国际格局正在迅速发生变化。在莫斯科,受中美关系转变的影响,对华援助的问题开始受到莫斯科核心领导层的进一步重视,在马林科夫同志提交的新方案中,对华援助的金额已经提高了3.7亿美元,而相关的援助项目,则由原来的一百个,增加到了一百五十至一百六十个,可以说,北平方面所提出的要求,莫斯科已经接受了绝大部分。

在中南半岛,法国人已经开始与北越游击队秘密接触,巴黎方面已经开始推进从越南撤退的工作,与此同时,联盟的军事顾问组将于年底之前开赴越南,这标志着联盟将正式介入越南的局势。

而在西欧,戴高乐一番激情演说,掀起了西欧各国出访莫斯科的高潮,最先行动起来的,赫然是被视为弹丸之地的冰岛,作为该国的总理,奥拉维尔·托尔斯紧跟戴高乐之后,也对莫斯科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在莫斯科期间,奥拉维尔·托尔斯与马林科夫达成了一项旨在实现两国互信的方案——联盟撤销在里加设立大规模试验性雷达站的计划,冰岛方面则几乎在来年的七月份之前,要求英国人撤走设立在冰岛的雷达站。

如果说戴高乐的演说,是揭开了西欧各国“退团”的序幕,那么冰岛随后做出的选择,就是将游戏的进度往前大大推动了一步。

在东南亚,就像维克托此前所猜测的那样,美国人增大了对菲律宾的投入,马尼拉已经制订了新的战略,准备在年底之前,对各地的叛军、分离势力展开新一轮攻势,以便在菲律宾重建和平。很显然,面对来自联盟的威胁,美国人已经顾不上在菲律宾玩养寇自重那一套了,他们必须迅速稳定菲律宾的局势,以免给联盟创造介入菲律宾局势的机会。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33.net

如果你也喜欢网购,可先免费领取:淘宝优惠券京东优惠券拼多多优惠券网购才省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