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历史 > 谋定天下之扶明 > 第十一章 拜见周知县(下)

第十一章 拜见周知县(下)(第2页/共2页)

周知县起身来到王启年跟前,王启年赶紧站了起来。

周知县拉着王启年的手说道:“李伯言一向谨慎,此事轻易不对人言。贤弟即知其事,必和李伯言为刎颈之交。愚兄与李伯言系出同门,当初乡试同出于李大人门下,彼此以兄弟相称。如此说来,都是自己人,你我之间,自当也以兄弟相称。前面倒是简慢了,贤弟幸勿见怪!”

转头吩咐丫鬟:“来人,把旧茶撤了,换上次府尊所赐之贡茶来。令厨房整治酒席,本官要与二位贤者一醉方休!”

王启年赶紧道谢,众人坐下喝茶,各自心里盘衡,继续胡扯。

不一会儿,酒席整治完毕,众人落座。这回座次又有了变化,周知县先把王启年亲手扶上了主客位。又请杨举人坐左手辅客位。连杨安也有了位子,坐在下首相陪。杨安惴惴不已,向众人告过罪,才小心翼翼的在下首坐了半边屁股。

酒席间,周知县殷殷布菜,频频劝酒。当下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王启年开口道:“周兄久在官场,不知朝中近来有何动向?”

周知县答道:“近来朝中风云激荡,人事变动不已。五月,圣上下旨,毁《三朝要典》,六月,削魏逆党羽冯铨。魏广伟籍,此事实乃大快人心!”

王启年听完,起身对着周知县抱拳说道:“既如此,在下预先恭喜周兄了,数月之内,周兄当有除迁之喜。”

这话说的莫名其妙,但是周知县心里却十分高兴,连忙问道:“贤弟何出此言?”

“昔汉高祖帝业未成而先封诸侯,张良借箸为之筹,阻之,终有西汉三百年天下。某虽不肖,亦愿效古贤,借箸为君数之。”说完拿过了一把筷子,对着周知县说道:“大明律官员三年一考,周兄来此地已满三年,此其一也!”说完,放下一根筷子。然后接着说道:“周兄上任三年,本地大治,民间夜不闭户,道不拾遗,虽乞丐亦得温饱。此事在下可证之,此其二也。”说着又放下一根筷子,继续说道:“今圣上振作,清剿阉党,朝中魏党大员,尽皆去职,空缺无数。此其三也。”又放下一根筷子。接着说道:“周兄屈居三榜,实乃阉党所嫉,实非才力不及,此其四也!” 又放下一根筷子,继续说道:“圣上甚恶魏逆,倘若周兄上书圣阙,揭露魏逆,使其扰乱国家伦才大典之举,曝于天下,必为圣上所喜,此其五也!”“周兄书已既上,众臣自知周兄风骨,其中必有喜者,此其六也!”话说完,手头的筷子也刚好数完。

周知县大惊,起身施礼道:“多谢贤弟代为筹谋,只是此事知之者甚少,或有疑者,奈何?”

王启年嗤的一笑,回答道:“周兄何必多虑,乙丑科一甲二甲得意者,倘有阿附阉党之辈,早已或斩之,或迁之,或去之。未阿附阉党者,

有谁敢言?不惧此地无银三百两乎!乙丑科三甲或不得意者,亦必上书附议之。此亦周兄正名之良机,不可错过。书上之后,周兄坐等升迁即可。”

周知县闻言大喜,称谢不已,连劝三杯。旁边杨举人和杨安也看到目瞪口呆,借势借到如此地步,算人心算到如此地步,可谓神矣。一场酒喝得宾主尽兴,眼看着天色已晚,三人起身作别。

周知县送三人来到县衙正门口,借着酒意,拉着王启年的袖子说:“贤弟大才,下科必定得意。倘若某日贤弟厌倦功名,而某又有开府建牙之日,还请贤弟不以愚兄粗鄙,前来相投。某自当扫榻相待,聘贤弟于幕府。但得粒粟,当予其半。自某以下,诸事贤弟均可一言定之。”

说完又塞给王启年一张银票,说道:“贤弟新来此地,相必开销甚大,些许薄礼,奉为程仪。幸勿推却!”

又转过头吩咐门子:“倘若王贤弟来访,不必通报,请之径入即可”。

王启年心知,周知县给的银票这是封口费,不收的话周知县反而不放心,便接过放在袖子里面,拱手道:“多谢兄长厚意!”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33.net

如果你也喜欢网购,可先免费领取:淘宝优惠券京东优惠券拼多多优惠券网购才省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