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其它另类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三百零三章 刘基的请求

第三百零三章 刘基的请求(第2页/共2页)

毕竟,死人闭嘴,不会说:

你如此失败,怎么当一个好皇帝,布衣就布衣,不行就回凤阳种地去吧。

没有人清楚朱元璋与刘基之间到底发生过什么,到底存在怎么样的情绪与心理,但顾正臣相信,作为极力劝阻,反对朱元璋建都凤阳的刘基,一定是朱元璋不待见的人,尤其是在决定停罢中都之后,更不待见。

但会不会因为不待见,不想看到刘基就动了杀心,这个问题是一个谜团。

不过从此时情况来看,老朱竟然在暂缓营造中都之后,还允许刘基跑句容来学拼音,恐怕不止是没想好怎么处理刘基,估计还没想好如何处置中都这个大麻烦。

刘基进了知县宅,张希婉出来见礼,刘基又是一顿夸赞,直至把张希婉夸跑了才住嘴。

顾正臣赶走了张培,亲自给刘基倒茶。

刘基长长叹息,接过茶碗:“上了年纪了,反而多了一些惧怕。此番前来,虽是学问事,但更想你能帮衬老朽一把。眼下情况我不说你也清楚,中都是个烫手山芋,丢掉是迟早的事。只不过当年刘某愤然反对而陛下不听,如今落得个麻烦结果,我怕是难逃一难。”

顾正臣坐了下来:“我听闻,安丰之战前,诚意伯也曾劝阻陛下莫要去安丰营救韩林儿……”

刘基端起茶碗:“没错,那一次,我拦住上位的马,不让他出征。后来,安丰城破,刘福通战死,韩林儿被救了回来,一地狼藉。在那之后,上位冷落了我好一阵子。洪武二年决断建都之事时,我反对最甚,甚至是离金陵之前,留下断不可行的话……”

当年冷落,那时因为他还不是皇帝,输了面子,但还需要自己这个谋臣。

时过境迁,他现在是帝王,没了面子,是不需要自己这个垂垂老矣,不良于行的老人了。

需要时生。

不需要时死。

刘基能感觉得到危机,感觉得到逼近的危险,对顾正臣,认真地开口:“我需要你的帮助。”

顾正臣凝眸看着刘基,不知如何回答。

刘基叹息:“自胡惟庸掌权中书之后,浙东一系被整得奄奄一息,无人敢为我说话,也无人愿与我为伍。淮西勋贵更视我为洪水猛兽,避之不及。除一二先生、书生外,满朝文武,无人能帮我刘基。说来令人羞愧,自诩智谋之人,却活着了一个独夫。”

顾正臣深深看着刘基,自己对刘基的好感,基本上来自他的运筹帷幄、智慧无双,来自后世近乎神化的刘基。

不得不说,他为大明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为这一片天地回归秩序付出了后半生。

若不是浙党被打压,喘息不过来,若不是诚意伯如今麻烦缠身,无人愿出手,兴许他不会来句容,更不会找到自己吧。

“你想我怎么帮你?”

顾正臣谨慎地问。

刘基呵呵笑了笑,看了看门口方向,低声说:“简单,想办法将我留在句容学院。”

顾正臣明白过来。

句容学院不起眼,又不在金陵,很容易成为一个避风港。何况刘基做的又是文教之事,既无威胁,还有担当。

只是,老朱会答应吗?

顾正臣看着刘基,既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只是品了一口茶,换了话题:“不知靖海侯吴祯回金陵之后,陛下可有赏赐?”

刘基清楚顾正臣的谨慎与小心,微微点了点头:“陛下回金陵没多久便传召了吴祯,据说吴祯在华盖殿待了两个多时辰,还与陛下一起用了晚膳。至于赏赐什么,倒没听闻。”

“两个多时辰么?”

顾正臣沉吟。

很显然,若只是奏报海寇之事,用不了那么长时间。看来,吴祯已经将自己的意思转知了朱元璋,就是不知道这些话,到底能不能改变朱元璋封闭大海的意志。

“倒是听说,原江阴卫镇抚周焕,因知情不报,纵敌逃窜,威胁金陵,被勾决处死。”刘基看着顾正臣脸色,平和地说:“靖海侯求情,也没保住其性命。”

顾正臣不想说什么。

周焕的死是咎由自取,他将个人恩怨凌驾于朝廷安危之上,仅仅这一点,就足以要了他的命。

顾正臣起身,推开门,对身后的刘基说:“诚意伯,既然奉旨学习拼音,不如就暂住到句容学院吧。若是诚意伯愿教导弟子,想来弟子也愿意挽留诚意伯在句容……”

刘基笑了:“你小子,这是想着法子让我掏出真本事啊。”

顾正臣坦然:“若诚意伯觉得为难,大可不必太认真……”

刘基直吹胡子,这都什么时候了,不认真能行吗?

弟子挽留,先生挽留,比顾正臣挽留更名正言顺,且毫无风险可言。

不得不说,顾正臣走了一步好棋。

epzww.com3366xs.com80wx.comxsxs.cc</p>

yjxs.cc3jwx.com8pzw.comxiaohongshu.cc</p>

kanshuba.cchmxsw.com7cct.combiquhe.com</p>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33.net

如果你也喜欢网购,可先免费领取:淘宝优惠券京东优惠券拼多多优惠券网购才省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