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其它另类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四百五十九章 账册重现,输货渠道

第四百五十九章 账册重现,输货渠道(第2页/共2页)

许多官员都是在向上爬的过程中腐败的,为了向上爬,为了巴结,为了逢迎,也为了更好的享受。个人享乐主义不是后世才有的,每个时代都有这样的官员,而这些官员的起点,很可能是个清官,是个正义的官。

顾正臣不确定五年之后,十年之后,自己是不是也会丢掉眼初心,但很确定,不向上爬,自己就无法改良大明,不取得朱元璋与朱标的信任,自己的抱负与缔造大明盛世的理想,也将无从谈起。

自己不是皇帝,不可能想干什么干什么。

若是自己生来就是朱允炆,朝堂上强势的人全都被砍了,军队中强势的人也都埋了,民间大户也都打扫过了,只要解决了藩王问题,自己想改良大明,动作大点也没几个人能反对……

可惜,自己不是朱允炆。

这一世,只能老老实实待在老朱、朱大郎身边,穷尽智慧与手段让大明嬗变。

黄科见顾正臣有些出神,搬了个凳子,道:“顾知府且坐着,我这就去取东西。”.??m

张氏看着黄科拿了铁锹回房间,顿时明白什么,追入房内,拦住了黄科:“你这是作甚?”

黄科看着母亲张氏,认真地说:“娘,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我可以确定,顾知府就是包青天那般的人,他能为民做主。我要将那份账册交给他,只有这样,才对得起胡本末。”

张氏看了看门口,低声说:“孩子,你可想好了,若是被卜家知道是你藏匿了账册,咱们一家人可就完了。你也不希望舒娘和胡本末的妻子一样被打断腿吧,娘也不希望你坐船的时候船沉了。这件事,就让它过去吧,莫要提了。”

黄科摇头,坚定地说:“母亲,如今有机会能让胡兄沉冤得雪,我怎能不珍惜?若因畏惧卜家而不前,我这些年来去府衙做差,隐忍至今,又是为了什么?”

张氏看着那定主意的黄科,叹了一口气,指了指西房:“账册我转移了位置,在我的床底下埋着。”

黄科愣住了。

张氏转过身,感叹道:“娘担心有一日你被抓了,熬不住刑交了出去,再没人可以为胡本末一家人申冤。胡本末那孩子,是吃我的奶长大的,和你一样都是我的孩子……”

黄科潸然泪下。

黄科拿出了三本账册,恭恭敬敬交给顾正臣:“胡本末在府衙户房记账时发现了许多问题,不仅府衙官吏在贪污,监守自盗,还将府衙库房作为私人库房,打着公办的名义,暗中将财物转移出去,而接收这些财物的,正是卜家的卜秀。”

顾正臣翻看着账册,这些账册与府衙内存留的账册并不一致,很显然,这是胡本末私下记录的一份账册。

“黄本末过洛阳江,其目的是?”

顾正臣问。

黄科肃然道:“去福州,他想将账册交给行省衙署。”

顾正臣翻过一页,沉声道:“他即便去了福州,怕也没有结果,反而会惹火上身。”

黄科连连点头,却也很是无奈:“除了去找行省衙署,还能找谁?金陵路迢迢,根本不是胡本末可以去的地方。再说了,福州有三个参政,胡本末想着,总会有一个参政是清廉官员,只要有一人愿意调查,那泉州府的事就好办了。”

顾正臣将一本账册交给萧成,又翻开了第二本账册,终于看到了卜秀的名字,而且后续不断出现,其中一笔丝绸竟多达五千匹。

“丝绸?”

顾正臣凝眸。

张氏在一旁说了句:“顾知府来泉州府不久,有所不知,泉州府这些年来两税,四个县缴纳的是粮,其他三个县缴纳的是丝绸。”

顾正臣沉默了。

两税折色丝绸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像是老朱需要棉布,还下令不少地方秋税折色棉布。

折色是官府征用物资,收税的一类方式。

只是泉州府衙要丝绸干嘛,老朱又不需要穿丝绸。而在府衙的账册里面,根本就没有提折色丝绸这件事。

顾正臣盯着卜秀的名字,想到吴康所说的话,恍然大悟。

丝绸不是府衙要的,而是卜家要的!

卜家借助市舶司船只从事南洋贸易,必然需要大量的货物,丝绸在南洋可以说是紧俏之物,卜家并不生产丝绸,也不曾听闻卜家大肆收购丝绸,感情他们的“进货渠道”是府衙!

顾正臣起身,将账册全交给萧成,对黄科道:“有了这本账册,今晚去卜家做客,倒是能多喝杯酒。”

“卜家做客?”

黄科震惊不已,连忙阻拦:“不可,万万不可。卜家利用通判、同知收取货物,通判、同知则收取卜家钱财。如今府尊断了他们的财路,如何能善罢甘休?”

顾正臣深深看着黄科,笑道:“你不是叫黄禾,为何改名为黄科?你都想斗一斗他们,我是泉州知府,还怕他们不成?”

epzww.com3366xs.com80wx.comxsxs.cc</p>

yjxs.cc3jwx.com8pzw.comxiaohongshu.cc</p>

kanshuba.cchmxsw.com7cct.combiquhe.com</p>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33.net

如果你也喜欢网购,可先免费领取:淘宝优惠券京东优惠券拼多多优惠券网购才省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