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其它另类 > 大明修仙聊天群 > 第九十九章:全城哗然,有仙临!

第九十九章:全城哗然,有仙临!(第1页/共2页)

“……”

“永乐十六年,四月上旬。帝征鞑靼,携海外三仙御空而归。仙,一曰蓬莱、一曰方丈、一曰瀛洲。以仙明宝船,拖至京都百米之上,城中百姓惊异……帝宣:大明得仙法,入仙朝。”

——《仙明史纪事本末卷一·宣德》

“……”

京都城上空。

四月初,正是倒春寒,天气无常。

一片天穹阴沉沉的,稀稀拉拉,细碎宛若盐粒般的雪花,夹杂着毛毛细雨飘落而下。

万米高空的云层之上。

以修为最强的朱瞻墡为首。

之后是朱瞻基、朱瞻墉三人庞大的神识,在宝船与后方仙山之间架起三道神识锁。

后方老爷子朱棣则是跟大胖朱高炽二人,一前一后,用神识控制着两件本命法宝缓缓下降。

“下方是哪里?”随着船身缓缓向下与云海接触,融入,下沉,地貌也越发清晰。

恢宏壮观的京都城逐渐清洗起来。

“我们是一路南下,自然就是京城北面了,按照爷爷的意思,以北入皇城,而后横悬于钟鼓楼最上方,那里是京城最热闹之地。”

这时,朱瞻基笑着解释道。

钟鼓楼吗?京城最热闹之地?朱瞻墡顿时来了兴趣,分出一缕神识来到钟鼓楼上空。

新年已经过去三个月了。

京城百姓也重新恢复了此前的忙碌。

不过自从大军开拔北征之后,钟鼓楼一带,商业区,住宅区,所有百姓的日常谈资,全都围绕三件事而展开。

第一件事,朝廷在各地大肆招收工匠、医药世家的名医入宫进行筛选考验。

传闻,凡是能在朝廷的选拔中脱颖而出的人,将会有意想不到的好处。

官爵?财富?又或者是田产等等。

甚至还有传出说,如果在朝廷的选拔中脱颖而出,就会被分为军中随行,制造秘密武器的军官,又或者是随军名医。

总之,对于朝廷大肆从全国各地招募名医、工匠的行为,在百姓间传的神乎其神。各种猜测,阴谋论,又或者是传说相继出现。

而对于民间的种种猜测,朝廷却是听之任之,尤其是后来还越传越离谱。

说什么朝廷找到了传说中仙人遗迹,要名医炼制仙丹,但是炼制仙丹需要工具,这些工匠就是负责专门炼制这些工具。

对此,还有很多百姓愿意相信。

第二件事,就是之前朝廷颁发的种新粮政策,还有那新粮的亩产量。

民以食为天,朝廷招收名医和工匠,只能算是茶余饭后的谈资。

可粮食,却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对此,没有人可以做到无视,甚至一些酒楼、客栈和饭馆,已经开始引入这些新作物。

土豆、番薯,引入客栈饭馆后,瞬间点爆了大明的美食文化。

嗯,修仙文明尚未在大明出现,美食圈已经迭代了好几个新版本出来。

堪称一波美食变法!

其中‘花生’更是各大酒楼的必备之品,像是什么酒糟花生,水煮花生这是下酒的必备菜。

第三件事,自然就是这次的北征了。

如今大明百姓粮食作物丰收空前,而且不知道为何,就连天灾也不见了踪影。

各方各面都是空前的好,对于朝廷要打仗,百姓也没什么特别的想法。

反正对于他们来说,吃饱穿暖,朝廷不搞骚操作,陛下圣明仁德就够了。

而且,反正是大明打别人,又不是被打,他们有什么可在乎的!

京都城是根据元大都修改而来。

整个布局以“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原则建造。

前朝百官衙署在皇宫南面,北面则是后市。

由于贯穿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其北端的终点码头就在钟鼓楼西侧的积水潭,因此也就造就了现在后市的繁华鼎沸的景象。

一句“正居都城,楼下三门”,便可说出整个后世的大致格局。

楼之东南转角的街市,算是专门卖衣服的商业街,大多是针铺,裁缝铺,鞋铺等等。

西斜北上一整条街,靠近海子流通出去的水河,因此周边架起了许多的歌台、酒馆,还有组专门赏景的亭子阁楼。

在钟鼓楼左右,大多是一些挑担,摆摊叫卖的商贩,卖瓜果、家具梳妆、大饼、面食、还有一些柴炭、锅碗瓢盆等等。

作为水路交通的总汇,钟鼓楼一带汇集了南来北往的大贾豪商,商船、漕船川流不息。

得益于番薯土豆的丰收,再加上世界进化,灵气复苏和上此前的发展建设,以及外来迁徙人口,京都人口直接暴增了数万之多。

永乐十六年,夏原吉的统计,京城人口已达三十五万之多,而且还在增长。

真是期待日后京都城发展成一座修仙大城,那时又不知该该是何等一番景象,看着下方热闹的京城,朱瞻墡暗暗感慨。

“轰隆隆!”就在京都城百姓各自忙碌,攀谈之时,突然天地间响起一声声轰鸣。

这突如其来的声音,顿时吸引了所有百姓的注意力。

此时,皇城之上。

张氏已经带着汉王妃与赵王妃二人,站定在了城墙之上。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33.net

如果你也喜欢网购,可先免费领取:淘宝优惠券京东优惠券拼多多优惠券网购才省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