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其它另类 >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 第147章 盛世美颜贾班头(五千字章)

第147章 盛世美颜贾班头(五千字章)(第1页/共2页)

这是常风自入卫以来第三次出京办差。

第一次出京,他在山东制造异灾,为朱祐樘保住了储位。

第二次出京,他前往蚝镜祭妈祖。期间杀倭寇,屠士绅,挑起真倭、假倭内斗。

第三次出京,天晓得他又会掀起怎样的波澜。

常风出得乾清宫,回了锦衣卫跟徐光祚商量。

常风道:“已清查完毕的六十九个县,囤粮数目竟全都是满的。我猜测袍泽当中,有不少被地方官收买了。”

徐胖子附和:“一准是这样。地方官收买人的手段可高明了!上来就送钱,送女人。”

“这世上不贪财的人很少,不好色的人很少。既不贪财又不好色的,简直是凤毛麟角!”

常风道:“咱们这回出京巡查不带仪仗。便衣而行。只带五十名精干力士,全都带上蝎子弩。”

徐胖子道:“成!穿着官衣大张旗鼓的巡查,做起事来不方便。”

徐胖子想的是,大张旗鼓巡查不方便闲暇之余逛当地的青楼。京城有名的大嫖客那不是吹出来的。每到一地都要查风问俗。

风俗店探店网红了属于是。

常风又道:“这趟咱们还得带着钱宁和石文义。”

常风考虑,若真有内外勾结阻塞圣听的情况发生,一定是要杀官员的。

杀官员就要得罪官员身后的一串儿门生故旧。

杀人的事,还是交给他的替身钱宁办。

至于石文义。他太会伺候人了。袍泽们甚至给他起了个外号“大伙计”。有他在,一路上的食宿他都能安排的妥妥当当。

打定主意,常风回了家。让九夫人给他收拾了几件换洗的衣服。飞鱼服、绣春刀则放进了一个藤箱之中。

九夫人有些不舍:“这回办差要去几天啊?”

常风道:“这回不出北直隶,就近在京城附近的几个府县晃悠。用不了两个月就回来了。”

九夫人道:“那你可要保重。别跟去年二月在达官营办差一样,胸前留了那么长一道疤。”

常风将藤箱里的绣春刀拿了起来,用一块布擦了擦刀鞘:“放心。这次出去是对付当官的,又不是对付鞑靼细作。当官的可惜命了。他们没有谋刺钦差的胆量。”

“再说,我身边还有五十名精干力士。全是出身十二团营的好手。”

九夫人有些惆怅:“要走两个月,唉”

常风附到九夫人耳边,说起了夫妾之间的悄悄话:“你管着家里采买。难道不知道嘛,市面上的茄子十二文一斤.”

九夫人的小拳拳接连不断锤到了常风的胸口:“坏死了你。”

一时间卧房内的气氛变得暧昧,常风顺手关死了卧房的门

三月初三,常风带着众人出京。

他们计划巡查保定府的安肃、定兴、新城、容城、雄县,共五个县。

众人先来到了雄县。

蒙元时,以户籍人口定县等。上县六千户以上,中县两千户,两千户以下为下县。

洪武开国之后,以缴纳钱粮数额定县等。缴粮十万石为上县,六万石为中县,三万石为下县。

雄县是年缴粮两万石的下县。按照弘治帝所定的标准,县里官仓应积粮五千石。

众人进了雄县县城,住进了县城内唯一的一家客栈。

客栈的二楼是客房,一楼则是饭肆。

常风跟众人下了楼,品尝保定当地的特产驴肉火烧。

不多时,几个人走进了客栈。

为首的那人身穿长袍,腰间挂着锁人用的铁链。其余几人都带着腰刀。看打扮像是地方上的衙役。

客栈的王掌柜连忙迎了上去:“哎呦,这不是贾班头嘛。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您这趟来是吃饭呐,还是吃饭呐?”

贾班头长得嘿!尖嘴猴腮,鼻歪眼斜,瘦得像是一具骷髅。谁见了他这副尊容都得吓得做噩梦或者恶心得睡不着。

贾班头骂王掌柜:“放屁!伱拿老子当酒囊饭袋了?老子来你们这客栈就非得吃饭?就不能办公差?”

王掌柜似乎跟贾班头很熟,他笑道:“不吃饭啊,那感情好。反正吃了饭您也不给钱。”

贾班头怒道:“王掌柜,别打量着你娘舅的二姨夫的小叔子的姐夫是王捕头,就敢整日跟我磨嘴打牙的!”

说完贾班头扬了扬枯树枝一般的胳膊:“我进县衙的时候,他还在斜眼街收泔水呢!”

王掌柜道:“是是是。谁不知道您啊。您放个屁,整个雄县都得颤三颤。您拉泡屎,整个雄县都能闻到臭味儿。”

贾班头洋洋得意:“那是!”片刻后他一皱眉:“不对,我怎么听着不像是好话呢!”

一旁的常风听着贾班头和王掌柜的对话,忍俊不禁。

贾班头道:“行了!我们先办公事。饭还得给我们备下,我们办完公差再吃!”

王掌柜小声嘟囔着:“得,还是来吃饭的。我让厨房给您备饭。”

贾班头开始办公差。所谓的公差,其实就是敲诈。

雄县是个鸟不拉屎的穷地方。老百姓穷的恨不能光着腚。

客栈则不同。住的都是南来北往的客商。只有在这儿才能榨出油水儿。

贾班头领着几个皂隶来到了一桌客人面前。

贾班头道:“呦,这不是福成肉铺的姜掌柜嘛?你最近发财啊!”

姜掌柜自知惹上了灾星,连忙起身:“贾班头,我铺子里还有事,先走一步。”

贾班头却一把将姜掌柜拦住:“别走!有人到我们壮班告了你。说你卖病猪肉!”

姜掌柜拍着胸脯喊:“天地良心。我杀的那些猪,都跟您一样活蹦乱跳的。”

贾班头一把抓住了姜掌柜的手:“你这银溜子像是我的。”

说完贾班头顺手把姜掌柜的银溜子撸走了。

姜掌柜道:“这银溜子是我刚打的啊。”

贾班头冷笑一声:“我看上的就是我的!怎么,用不用带人去你的铺子查查病猪?”

姜掌柜自认倒霉:“得,是您的还不成嘛?我铺子里还等着杀猪呢。再会。”

说完姜掌柜悻悻离去。

常风皱眉。这些县衙里的班头、差役,对于老百姓来说就是天。他们在自己的地盘上就像螃蟹一样,可以横着走。

徐胖子作势就要起身,他低声道:“我教训教训这狗仗人势的。”

常风却伸手按住了他的肩膀:“咱们这趟出来是查囤粮的,不必节外生枝。普天下这种事儿太多了,咱们管不过来。”

常风饶了贾班头,贾班头却主动来找事儿。

他走到常风面前:“干什么的?”

常风答:“过路的客商。”

贾班头伸出了手:“客商?路引呢?”

依《大诰》,凡大明百姓远离居住之处百里外,都需要地方衙门开具路引。类似于通行证。

无路引,官府可将其杖则后遣回原籍。

常风一愣。锦衣卫微服外出,哪会找顺天府开什么路引?

常风道:“忘开了。”

贾班头笑道:“那就好办了!要么交三十两罚银,要么我把你抓回县衙,打三十板子,货物没收,遣送原籍。”

常风站起身:“银子在我腰上呢。您自己拿。”

贾班头阴笑:“我就喜欢你这样识趣儿的。”

贾班头伸手去摸,在常风腰间摸到了一块硬硬的东西。

那是常风的腰牌。

贾班头拿起腰牌看了看,大骂道:“你敢耍我?就这么块破铜疙瘩,能值三十两罚银?”

常风哭笑不得。看来这贾班头根本不识字!

贾班头抬手就给了常风一个大逼斗。

常风被扇愣了!自成化二十二年秋天,他让万通在值房里痛揍了一顿,就再没挨过耳光。

贾班头厉害了。竟然给京城里出了名的锦衣卫常屠夫一个大逼斗!

钱宁见状火了,一拍桌子:“弟兄们,给我打!”

“呼啦!”五十多个便服力士齐齐起身,一拥而上,把贾班头等人打得哭爹喊娘、鼻青脸肿。

一柱香功夫后,常风一摆手:“罢了!别打出人命。让他们滚吧。”

贾班头千恩万谢:“谢好汉饶命之恩!弟兄们快走!”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33.net

如果你也喜欢网购,可先免费领取:淘宝优惠券京东优惠券拼多多优惠券网购才省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