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其它另类 > 秦将 > 第四百三十九章:攘夷之功

第四百三十九章:攘夷之功(第1页/共2页)

殿宇高耸,庄严肃穆。

秦王政看了分列两旁的众公卿一眼,澹澹道:「赵将军率兵伐灭代国,擒获贼寇赵嘉、燕喜,并破胡兵十万,可称善也。寡人曾闻,赏不逾时,欲民速得为善之利。罚不迁列,欲民速规为不善之害。」

「故今日当议功论赏,以显我将士之功勋,昭我秦国赏赐之分明。」

秦王政开口,挑开今日话题。

灭国赏功,按照正常的情况,应该要等待灭代的将士押送俘虏的两王,以及代国公卿前来咸阳奏捷献俘,然后在大殿上进行封赏,方是正理,就像之前秦国灭魏、楚的时候一样。

现在秦王政有顺势征灭齐国之意,自然不可能为了一个赏功,就让屯驻前线的秦军赶回咸阳,受赏之后又再度开拔东境。这种操作对一向务实的秦人来说,是直接排除掉的。

但另一方面,灭国之后,对于有功将士的赏赐也不能耽误的,否则不仅有违秦法,且会赏罚逾时,会打击前线将士作战的积极性。

所以这一次就参照之前王翦灭赵之后,屯驻中山的情况,咸阳在核实前方将领的功勋后,将爵位赏赐下发。

至于核实的方法,除了主将赵佗的亲笔帛书外,前线随军的监御史、军法官都有相应的禀报,以及恒山郡守、尉的相关报告,真实性是没有问题的。

眼见大王开口,便有主爵中尉赵亥站出来。

这位头发斑白的老臣,一板一眼的宣布此番赏赐之事。

右庶长蒙恬,有擒拿代王赵嘉,燕国太傅鞠武,以及领骑兵破击匈奴之功,可升爵一级,为左更。

【鉴于大环境如此,

五大夫苏角,功劳和蒙恬一样,其亲手擒获了代王赵嘉和太傅鞠武,擒王之功,自然能让他爵位上升一级,为左庶长。

还有公大夫卢绾,也因为擒获燕王喜,以及分润灭国之功,跨越两级,升爵为五大夫。

除了这三人外,包括赵佗在内的诸位秦将,都是些金钱赏赐,并没有得到爵位的上升。

秦王政眉头一挑,开口道:「赵佗领军灭国之功,可升爵乎?」

赵亥摇头道:「禀大王,代国虽称为国,然不过一郡之地,不及昔日灭韩之功,若为大上造,还差了一些。」

「主爵中尉真是严格啊。」

众臣看着赵亥满脸严肃的面容,皆是暗自摇头。

赵亥乃是昭襄王时代留下来的老臣,行事素来古板严格,不太通情理。

自他任职为主爵中尉后,除了大王有时候亲诏的特例,比如赐爵李由那种情况。一般的正常爵位升迁,他都表现的非常严格。

不过这也是秦王政的有意之举,自从嫪毒以佞幸封侯,并培植党羽,拉拢朝臣后,秦国的爵位一度有泛滥的趋势。

故而秦王政掌权后,正要以赵亥这位古板之臣来规范爵位的赏罚。

只是如今这位老臣,却有些不太懂大王的心思。

秦王政没有生气,对着殿中诸臣平静问道:「关于此番赏爵之事,诸卿可有话说?」

议爵之事,一向是主爵中尉和邦尉负责,其余诸卿没有资格插手,秦王政如今当众询问,意思已是昭然若揭。

立刻就有知心人站了出来。

「臣李斯,认为赵将军功勋不止如此,有升爵为大上造的资格。」

李斯声音提的很高,让诸卿侧目。

李由和赵佗的事情,在场诸人大多听说过,故而诸位公卿对李斯抢先站出来的举动,颇感意外。

秦王政嘴角微勾,说道:「廷尉若有异议,当

可直言。」

李斯立刻道:「臣认为此番赵将军除了灭代国外,擒获燕王与大破胡兵亦是大功。」

「昔日我秦军伐灭燕国,燕王喜遁逃而不知所踪,致使灭燕之事尚有缺憾。燕王不擒,则燕地之民尚怀复国之志,侥幸之心。如今赵将军擒获燕王,便可断绝燕人复辟之意,有助于我秦国彻底统治燕地,此功不可小视。」

「且燕王投靠匈奴,欲借胡兵复国,其罪甚重。赵将军于此之时,不仅擒获燕王,更破胡兵十万,这不仅是我秦军之胜,更是我诸夏对夷狄之胜。」

「若是将此事宣传,便可让天下人都知道,我秦国的军队,代表诸夏之民战胜了北方的夷狄。此等功绩,不啻于昔日周王北击玁狁(xinyn)之功。而赵将军,也不亚于周之南仲、尹吉甫等良将。」

「这般攘夷大功,岂能忽视!」

此话一出,殿中公卿皆是惊讶的看着李斯。

本来赵佗只是击破匈奴大军,斩首万余。

单纯按首级斩获来算,不算很多,难以升爵。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33.net

如果你也喜欢网购,可先免费领取:淘宝优惠券京东优惠券拼多多优惠券网购才省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