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其它另类 > 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 第104章 王上志在霸主还是志在天下?

第104章 王上志在霸主还是志在天下?(第2页/共2页)

若志在一统天下,便当施严刑峻法吗?

看着那一双双哀求的目光,嬴政心中的怜悯缓缓转向坚定。

今日,数百人哀求于寡人,求寡人减轻罪责。

但诸雄争霸时,死伤数万的大战何其多也!

孰轻?

孰重?

嬴政目光复杂的看向吕不韦:“这便是至仁忘仁之道吗?”

“寡人,受教!”

看着嬴政拱手而礼,吕不韦人麻了。

本相教你‘至智弃智,至仁忘仁,至德不德’,主要是为了让你理解至德不德,该对嬴成蟜下狠手的时候就别犹豫。

结果伱却重在钻研至仁忘仁,而且还有了属于自己的理解?

吕不韦当即驳斥:“李郎中此言大谬矣!”

“若王上之志在强兵息争,一统天下,亦当施宽政缓刑!”

“否则民心何存?”

“古之君民者,仁义以治之,爱利以安之,忠信以导之,务除其灾,思致其福。”

“古代当君主的人,用仁和义治理黔首,用爱和利使黔首安定,用忠和信引导黔首,致力于为民除害,想着为民造福,这就是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于天下的原因!”

突然间,一道高呼自门外传入。

“但他们都已经死了!”

吕不韦循声望去,便看到熊启、冯去疾等人匆匆而来。

“御史大夫熊启、奉常熊茂、廷尉冯去疾,拜见王上!”

嬴政略略颔首:“诸位来的正好,可以一起听听吕相所言。”

冯去疾对吕不韦的思想并没有那么抵触,甚至支持吕不韦的忠孝等思想。

但作为新任廷尉,冯去疾坚定的支持着嬴政。

在冯去疾心中,天下大治、天下一统等等问题都不是当今大秦的主要问题。

当今他们要做的仅有一件事,那就是保护嬴政加冠亲政!

冯去疾很清楚商君法在大秦的影响力,改革商君法必将生出动乱,对嬴政加冠不利。

所以冯去疾对吕不韦拱手一礼后就毫不留情的连番开炮:

“相邦诚有治国之思,但所思所想并不适合我大秦,听之何用?”

“五帝三王固然圣人也,但时移世易。”

“鲁国尊周礼而治国,鲁国何在!”

“诸尊周礼而今何在!”

“周,今安在!”

冯去疾踏前一步,正声开口:“周,为我大秦所灭!”

吕不韦坦然道:“周诚亡矣。”

“然周之亡,亡于礼乐之崩坏!”

“周亡之事应当让天下人明白,君王的仁义应当有所限度。”

“就好像盐之于味道,缺之不可,但若随意加盐,那么这道菜就吃不了了。”

“同样,君王之威也当有所限度,什么限度?爱利!”

“君王在制定律法之际当怀有爱利之心,让黔首们感受到君王的尊重,感受到君王如此行事是为了国家大治,也是为了维护每一名黔首的利益。”

“如此,国才能兴盛!”

冯去疾摇了摇头:“何以兴盛?”

“黔首并不愚昧,黔首们很清楚什么是真正的仁善,什么才是虚假的仁善。”

“想要让黔首们感怀王上恩德,首先就要让黔首们吃饱饭,过上好日子。”

吕不韦当即道:“那便让黔首们都过上好日子!”

嬴傒也上前参战:“黔首们过上好日子了,民强矣,那国呢?”

“若是所有黔首都能吃饱喝足,身心满足,他们何苦去为国征战?”

“民强,则国弱!”

“若想国强,唯有弱民!”

嬴傒加重语气:“重刑而轻赏,是君主对民众真正的爱护。”

“黔首们会拼命争夺奖赏,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

“即便是高官厚禄者也必须遵循律法,否则他的后代也会成为黔首。”

“减刑而重赏才是君主对民众的苛待。”

“黔首们不会为了奖赏去拼死奋斗,生生世世都是黔首。”

“身居高位者反倒可以凭借更多的赏赐,甚至是截留君主赐予黔首的赏赐而越发壮大!”

吕不韦无奈长叹:“民进则欲其赏,退则畏其罪。”

“当黔首知道自己能力不足却畏惧惩罚时就会去弄虚作假。”

“做了虚假的事后君主会进行惩处,这岂不是因畏罪而获罪?”

“君主与黔首之间的仇恨由此而始!”

吕不韦诚恳的看着嬴政:“王上,昔子阳(郑国相邦驷子阳)为人严苛,有一个人犯错后担心会被子阳杀死,于是就趁着追赶疯狗的机会杀害了子阳。”

“严律而轻赏不一定是君主对民众的苛待,但一定会让君主和民众站在对立面,成为仇人!”

“谁会愿意为仇人而战?”

“畏于兵锋,平日里黔首们不敢作乱。”

“可一旦大秦出现颓势,天下皆反矣!”

(本章完)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33.net

如果你也喜欢网购,可先免费领取:淘宝优惠券京东优惠券拼多多优惠券网购才省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