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其它另类 > 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 第260章 我军又降了?我军果然又降了!

第260章 我军又降了?我军果然又降了!(第2页/共2页)

乐讯等了几息后,疑惑的发问:“向北还是向南?”

“方才末将未曾听清。”

将渠站起身,环视四周,正声喝令:“传本相令!”

“全军弃械,请降!”

这一次,不只是乐讯怀疑自己听错了。

附近的所有将士都怀疑自己听错了。

弃械投降?

援军不是马上就到了吗?

包围不是即将成型了吗?

堵住山路我军不就必胜了吗?

看出将士们眼中的疑惑,将渠面向四周拱手一礼,歉然道:“我军不曾对秦军进行包围。”

“大王虽然强令我部进攻秦军,却未曾派遣任何援军增援。”

“是本相骗了诸位。”

胜利就在眼前,是所有燕军坚持到现在的唯一理由。

结果现在将渠却说这一切都是假的。

他们的所作所为只是在为了燕军主力断后?

乐讯声音发颤的发问:“您可是相邦啊!何至于此!”

将渠坦然道:“为大燕留存更多可战之力。”

将渠对燕安说的话不是谎话。

若非将渠亲自坐镇后军,燕军后军早就崩了,不可能为前、中二军拖延这么长的时间。

如果想让更多的燕军逃回燕国,这是唯一的选择,也是将渠从一开始就做好的打算。

所以将渠才让乐讯随自己一同断后。

因为乐氏叛逃离燕的人已经很多了,不差再多乐讯一个。

而燕安等所有出身王室的将领则都被将渠送回了燕国。

乐讯上前一步,激动的怒吼:“相邦,我军还有战力。”

“还能护持相邦杀出重围!”

将渠却摇了摇头:“莫要让我军将士们再无故赴死了。”

“本相的命不值得用那么多大燕好儿郎的命去换。”

见身周将士依旧不愿放下兵刃,甚至不愿高声帮他传达将令,将渠拱手再礼:“本相已将本相之策上报大王。”

“万般之错,皆错在本相。”

“大王仁善,不会因此而追究诸位将军,更不会因此而杀害诸位将军的家眷。”

“这是本相的最后一条命令。”

“请诸位将军务必遵从!”

燕王喜有很多缺点。

但燕王喜却也有两个优点,那就是认错积极和不会迁怒。

燕王喜四年,燕王喜不顾将渠阻拦强行发兵,此战燕国大败、相邦栗腹战死、乐间怒而叛逃。

战后,燕王喜没有牵连任何将领的家眷,甚至礼送乐间的家眷出境,凡是还有机会见面的臣子皆亲自登门道歉,无法再见的故臣也都收到了燕王喜的亲笔道歉信。

虽然燕王喜知错不改,可至少认错态度是让人认可的,也让燕军将领们没了后顾之忧。

见将渠态度坚定、没有丝毫扭转的可能,乐讯不甘的扔下长枪,悲声而呼:“燕军,请降!”

乐讯之后,一名名将领扔下武器,悲怆高呼:“燕军,请降!”

将渠的命令终于得以传向全军。

一名名正在厮杀的燕军愕然回头,就见燕军大纛在周边没有敌军的情况下自行跌落。

这一刻,不少燕军都有些恍惚。

“我军又降了?”

投降的命令出乎燕军意料之外,却好似又在情理之中。

万余残兵没有怒吼、没有不甘,在确认命令无误的第一时间便熟练的扔掉了手中兵刃,齐刷刷跪倒在地,无须秦军命令就高举起双手以示自己并无反抗之力。

看着像割麦子一样整齐而快速矮下的燕军,将渠的心情颇为复杂。

昔年的强燕,怎就沦落至此啊!

但最终将渠也只是轻声一叹:“去吧。”

“去见见长安君,请长安君善待我军降卒。”

乐讯不解:“相邦,您呢?”

将渠摇了摇头:“本相过于疲累,便不去了。”

“你们去吧。”

好言把将领们都劝去了前线,将渠疲惫的坐在了火堆旁。

渠琅不顾炙热的取下头盔,先试了试水温才端到将渠面前,声音中带着止不住的哽咽:“家主,水已温。”

将渠面露笑容:“善。”

“一盔水想来是不够的,再烧些吧。”

渠琅连连点头,将渠则是将双手放进头盔内,认真而细致的洗去了双手、面颊和胡须上的血液与肉丝。

渠琅等家兵则是七手八脚的用绸布擦拭着将渠甲胄上的血液。

脱下实在没有条件清洗的征袍交给渠琅,将渠温声道:“本相已于家书之中说过了本相的决定。”

“不会有人怪你们的。”

“若秦将能放过你等,便归家去吧。”

渠琅的眼泪流淌而出,颤声开口:“家主!”

渠琅想劝劝将渠,但他却根本不知该如何劝说。

将渠温和的目光从一名名家兵的面颊上扫过,用力拍了拍每一名家兵的胳膊。

最终面向东北,撩起裙甲,双膝跪地!

(本章完)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33.net

如果你也喜欢网购,可先免费领取:淘宝优惠券京东优惠券拼多多优惠券网购才省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