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其它另类 > 锦绣盛唐 > 中风

中风(第2页/共2页)

他刚刚收到家书言说母后又给他生了一个妹妹。

于是他连忙跑到坊市中去给两个妹妹各买了一件礼物并给母亲回信让她多注意调养身体。

长孙皇后如今已经生了六胎,这对身体带来的亏空是很难恢复的。

然而李治对这些却是毫无办法。

毕竟在这个时代想要让父母避孕基本上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有了段至玄的帮助李治要比之前轻松了不少。

他也顺势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开垦区这边。

将近六万战俘在得知李治已经替他们争取到正常百姓的身份以后纷纷对他感激涕零。

这也让他们在平时的劳动中表现得更加卖力。

扦插的桑树枝开始的时候成活率并不是很高。

于是李治和司农寺的官员们就带着一些人整日守在一旁认真地分析树苗枯死的原因。

这是李治第一次认真研究农业。

之前更多的经验其实都只是道听途说。

幸亏司农寺的官员们都很有经验。

他们掌握的一些常识和小技巧给李治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经过几天时间的观察李治发现很多树苗都是由于日光的暴晒而死。

这让他忽然想起了前世父亲扦插花卉时的一些操作。

小时候的他只是好奇地看着,对其中的细节并没有注意过。

如今他仔细回想之后发现枝条的生长似乎对温度和日照都有要求。

于是他便找来一些陶罐将桑枝栽培到陶罐里,然后摆到一块不受阳光直射的空地上。

在等待的时间里他让人每天记录桑枝的变化,还特意让人施加了少量的农家肥。

先期栽种的桑树和种植出来的那些农田李治并没有急着分给那些战俘。

因为按照正常的标准这些田地的数量还做不到平均分配。

而且一旦这些田地被划分到个人手里,那么很多人就会自然而然地将主要精力放在自家的田地上。

到时候就会影响到开发的速度。

俗话说升米恩,斗米仇,一味地多给这些战俘好处其实并不是可取之道。

如今李治每天好吃好喝地供养着他们,并且劳动强度也不是很大。

这对战俘们来说已经是难得的待遇了。

岭南之地的人口实在是太过稀少。

几乎随处都能找到一些没人开发的土地。

李治已经沿着广州的西南方向开发了三个月,但到现在都还没能看到下一处人烟。

眼下大唐的国土实在是太大了。

大到仅有的一千多万人口都不用刻意开发就能够找到一片赖以生存的广袤土地。

这就使得大唐中央对地方的管理非常困难。

很多偏远村庄的百姓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生活在哪个朝代。

李治在岭南所做的事情就是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他要将这块宝贵的土地开发出来然后将那些偏远地区的居民整体迁移。

这是李治对大唐社会治理的一些想法和尝试。

在他看来只有将百姓们整体纳入中央的管理之下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的安定和谐。

也只有如此才能彻底削弱那些氏族对当地百姓的影响。

epzww3366xs80wxxsxs

yjxs3jwx8pzwxiaohongshu

kanshubahxsw7tbiquhe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33.net

如果你也喜欢网购,可先免费领取:淘宝优惠券京东优惠券拼多多优惠券网购才省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