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历史 > 捡了五个哥哥后,京城无人敢惹 > 第124章 汪大管事

第124章 汪大管事(第1页/共2页)

七八种不同颜色,但同样飘着香味的肠放在桌子上。

别说姜笙,连汪小松都惊讶了。

他娘只留了一种配方啊。

张香莲细声细气地解释,“我那日忘了放花椒与胡椒后,发现不同的调料对肠的影响很大。”

但只要制作方式不出问题,盐味到了,腊肠其实难吃不到哪里去的。

调料只是决定了风味。

比如姜笙现在夹着的,就是只放胡椒没放花椒与糖的,保留了足够的辛辣感,又带有腊肠特有的咸香,吃起来有点呛人,但吃完了又想再来一口。

还有不放任何椒,但是多放点糖的,晾晒完的腊肠自带一股甜蜜芬芳,和米闷在一起别提有多好吃。

亦或者是花椒胡椒都放,但是不加糖的……

甚至还有一个加了蒜水与葱姜的,带着蒜味的腊肠,让人吃过一次就再难忘记。

林林总总七八样,落在川蜀人眼里,大概是要气地厥过去。

但在姜笙看来,这都是方子啊,虽然最出挑的只有三样,但谁会嫌弃更多的口味呢。

“姑姑真是太厉害了。”她不忘回头夸赞功臣,“有姑姑在,作坊想不做大做强都难呢。”

张香莲有些羞怯地笑了。

她还是那个她,讲话细声细气,做事细致温柔,但是又好像不一样了,至少面对小姜笙的夸赞,她不再瑟缩,不再畏惧,而是大大方方接下。

一旁的张启全戳了戳刘翠,小声嘀咕,“我记得小姜笙说过,作坊要靠的人是我啊。”

刘翠狠瞪他一眼,顺便掐了下腰间软肉。

张启全老实了。

从四月份到五月份,整整一个月,他都在帮郑如谦买地雇人种豆角。

这期间,他的心一直牵挂在府城作坊。

虽然腊肉的生意被迫停止,但作坊对张启全夫妇,以及张姑姑的意义太重大了。

那是他们人生的转折点,也是他们新人生的起帆点,在种种原因背离故土以后,府城成为了他们的新故乡。

如今,豆角已经全都种在地里,短工们也都结账回家了。

张启全咳嗽两声,硬生生扭出个新话题,“东家,我们什么时候回府城啊。”

姜笙和郑如谦同时回头。

说起来,这两位都是张启全的东家。

郑如谦拿府城作坊十分之一的利润分红签下他,但腊肉方子泄露,作坊败露以后,改回斜阳县种豆角。

簪花小院后来被赠予姜笙,小姑娘不肯关闭作坊,甚至绞尽脑汁找来了腊肉方子,试图重振作坊。

张启全也不知道自己确凿的东家是谁,只能示意着各看两眼。

郑如谦满脸惊奇,似乎是没想到,败落的作坊还能开起来。

姜笙则是高兴,小脑袋点地跟剁馅刀似的,“好啊好啊,姑姑的腊肠这么好吃,一定可以比腊肉卖地还要好。”

只是这腊肠的方子要更保密,不能轻易为外人知晓。

“这你放心。”张启全高兴地笑了,“人不能在同一个地方打滑两次,这次方子再泄露出去,我张老三告老还乡。”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33.net

如果你也喜欢网购,可先免费领取:淘宝优惠券京东优惠券拼多多优惠券网购才省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