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其它另类 > 寒门崛起 > 第九百九十二章 谁?

第九百九十二章 谁?(第1页/共2页)

在心标记第一个点后,朱平安继续往下看,然后到了杨师兄奏疏的核心问题:

“伏望皇听臣之言,察嵩之奸,群臣于嵩畏威怀恩,固不必问也。皇或问二王,令其面陈嵩恶;或询诸阁臣,谕以勿畏嵩威。如果的实,重则置以专权重罪以正国法,轻则谕以致仕归家以全国体。则内贼既去,朝政可清矣。”

这一段是杨师兄悲剧的直接原因,杨师兄“或问二王”这一句触犯了嘉靖帝的大忌,导致杨师兄dàn hé严嵩不成,自己还被下狱问罪,最后惨遭弃市。

朱平安看的很仔细,研读完杨师兄的奏疏之后,东方天际都晨曦喷薄了。

“师兄,平安......”

朱平安看完合奏疏,开口道了一声师兄后,顿了一下,斟酌着如何开口提议。

“子厚,你我之间,还有什么不好开口的。子厚有何见教,但请直言,盛,洗耳恭听。”杨继盛见状,不由微微笑了笑,伸手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师兄有言,那平安直说了。平安看完之后,有两点粗浅之见,与师兄探讨。”朱平安闻言点了点头,将奏疏打开摊开在餐桌,伸手指出第一个建议所在的段落,缓缓开口说道,“第一点:师兄于此一段言圣“乃一向含容于嵩之显恶“,后面又道“盖不过欲全大臣之体面,姑优容之以待彼之自坏耳“......未免有隐含圣包庇严嵩之意。圣看到奏疏后,恐会不喜,以平安之见,不如删去其关于圣优容姑待相关语句。”

杨继盛听了朱平安的第一点意见,笑着摇了摇头,“子厚这一点,却是多虑了,盛,这一段其实并非责备圣,只是提醒圣,莫再赐严贼优容姑待之恩,严贼是苗之莠、城之虎,一日在位则为一日之害,一日不除则百万百姓受其荼毒。”

“师兄,话虽如此,但读之,仍未免会让人觉得有怪圣包庇之一。若是圣览奏亦有此感的话,于师兄奏疏之事不利。”朱平安摇了摇头,再次提醒道。

“子厚,你的意思我明白,但若因噎而废食,岂非不智。盛有今日,皆乃圣提拔之恩典。我直言提醒圣,乃是为报皇恩,忠于臣子的本分。”杨继盛闻言摇了摇头,并没有采纳朱平安所提的这一条建议,态度很坚决。

呃。

开局不利。

朱平安心叹了口气,其实心里也理解,杨继盛这么说其实并无不妥,因为臣子直言进谏,确实乃是本分。历史,唐初宰相魏征以敢于向皇帝直言进谏著称,成为历朝历代臣子们效仿的楷模。人无完人,皇也是人,也有犯错的时候,作为臣子,发现皇犯错后,难道因为担心皇怪罪不提醒皇了吗?!如果这样的话,那还是一个合格的臣子所为吗?!

况且,他可是大名鼎鼎的杨继盛啊。

另外,这一点问题相对于“或问二王”来说,乃是癣疥之疾,“或问二王”才是真正的膏肓之病。

“这一点暂且不说。这第二点还请师兄务必考虑。”

朱平安在心再三权衡,放弃了这一点继续劝说的打算,将重心放在“或问二王”这一点。

“子厚请讲。”杨继盛见朱平安如此认真正式,也正襟危坐,请朱平安讲第二点。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33.net

如果你也喜欢网购,可先免费领取:淘宝优惠券京东优惠券拼多多优惠券网购才省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